[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6895.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代元坤;李八方;宋文山;于德君;王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6;A61K47/32;A61K47/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退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可降解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防黏层,按重量份计,所述凝胶层包括:水100份、海藻酸或其盐2‑6份、聚乙烯醇2‑5份、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0.5‑1.5份、甘油10‑30份,其中,所述海藻酸或其盐未经过交联,所述聚乙烯醇通过物理交联形成凝胶层。本发明所述退热贴具有可降解、粘附性好、保水性强同时不限制水分挥发的优点,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避免海藻酸或其盐等粘性物质黏聚成团,降低退热贴的加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降解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烧是常见多发病。特别是小儿,由于其抵抗力弱,易伤风感冒,同时并发高烧,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小儿发烧温度超过38.5℃,会建议采用药剂进行治疗,多为口服药或针剂,但口服药物和针剂均有毒副作用,会内脏器官产生损害,容易引起小儿腹泻等不良反应。而发烧温度低于38.5℃以下时属于低烧,物理降温最科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小儿存在发烧现象,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缓解发烧症状,减轻患者不适。当温度超过38.5℃,采用药剂治疗后,也应辅以物理降温,以免发烧症状反复。
传统的物理退热方法有冰袋冷却、冷水毛巾敷贴降温、酒精擦身等。这些方法都有使用不便的缺点。水凝胶退热贴是根据传统冷敷方式改良而成,以高分子凝胶为基础制备的新型冷敷器具,主要由背衬层、凝胶层、防粘层组成。水凝胶冷敷贴通常是由高分子材料、水等特殊成分制成的水性凝胶体,涂敷于医用无纺布基材上,覆盖塑料膜而构成的。高分子水凝胶退热贴以高分子水凝胶为基质,将大量的水和少量天然清凉剂负载于高分子凝胶中,通过水的蒸发吸热,带走人体发烧时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退热的效果,往往具有物理降温与天然清凉剂降温的双重功效。水凝胶可以依靠自身的黏附力直接黏贴于前额,无需另外固定,且揭除方便,不残留。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水凝胶退热贴产品中水凝胶的主要成分为亲水性高分子树脂,如聚丙烯酸盐。这类合成材料属于石油类产品,具有较差的可降解性,属于高能耗、非环境友好型产品。本领域亟待对现有的水凝胶退热贴进行改进,获得一种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无刺激的水凝胶退热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退热贴,所述退热贴具有可降解、粘附性好、保水性强同时不限制水分挥发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可降解退热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可以有效避免海藻酸或其盐黏聚成团,降低退热贴的加工难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解退热贴,所述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防黏层,按重量份计,所述凝胶层包括:水100份、海藻酸或其盐2-6份、聚乙烯醇2-5份、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0.5-1.5份、甘油10-30份,其中,所述海藻酸或其盐未经过交联,所述聚乙烯醇通过物理交联形成凝胶层。
本发明所述退热贴中的水凝胶由水、海藻酸或其盐、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以及甘油制成。其中,海藻酸或其盐起到保水作用,聚乙烯醇和甘油起到提高凝胶层黏性的作用,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起到成型的作用。通过上述组分之间的配合形成本发明所述水凝胶,其具有容易降解,对环境友好,且无毒无刺激,对人体皮肤无过敏现象的优点,既可用于小儿退烧物理降温,又可用于成人肿胀部位及患部起到冷敷理疗,老少皆宜。其次,本发明所述水凝胶层通过聚乙烯醇的物理交联形成凝胶层继而固化定型,而海藻酸或其盐未经交联,起到保持凝胶层水分同时不限制水分挥发的作用,并确保凝胶层具有足够的黏性,继而保证本发明所述退热贴不但具有良好的降热效果,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水分以及黏附性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未经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