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反向深度图渲染处理的维度变换空间下的滤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5544.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郑扬冰;张玉;张新刚;崔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13/106 | 分类号: | H04N13/106;H04N13/122;G06T15/00;G06T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向 深度 渲染 处理 维度 变换 空间 滤波 方法 | ||
1.用于反向深度图渲染处理的维度变换空间下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联合滤波器F1,在维度变换域下结合参考视角图像Iori对原始深度图Dori进行联合滤波,生成第一次滤波后的深度图D1;
步骤2:采用联合滤波器F2,在维度变换域下对深度图D1进行正向3D映射后的结果和对原始场景梯度结构G进行正向3D映射后的结果进行联合滤波,生成目标视角下优化后的深度图D2;
步骤3:结合深度图D2,对参考视角图像Iori进行反向3D纹理映射,生成新视角图像Inew;
步骤1中所述联合滤波器F1采用的滤波函数为:
其中,表示在原始深度图上一行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是扩散函数的反馈系数,d1表示联合滤波器F1的维度变换域中相邻样本xn和xn-1之间的距离;
所述联合滤波器F1中维度变换域相邻样本xn和xn-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维度变换过程为:
其中,表示联合滤波器F1中的维度变换域,表示输入参考视角图像的梯度强度,σs和σr分别是滤波器空间和值域参数,用来调节滤波的影响,σs取值范围为200~2500,σr取值范围为0.1~10;
步骤2中所述联合滤波器F2采用的滤波函数为:
其中,表示目标视角下映射后深度图上一行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运算符表示基于参考视角下的深度图D1对参考视角下的深度图D1进行正向3D映射,是扩散函数的反馈系数,d2表示滤波器F2的维度变换域中相邻样本xn和xn-1之间的距离;
所述联合滤波器F2中维度变换域相邻样本xn和xn-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维度变换过程为:
其中,表示联合滤波器F2中的维度变换域,Gwarp表示映射后目标视角下的场景梯度强度,运算符表示基于参考视角下的深度图D1对参考视角下的场景梯度强度G进行正向3D映射,表示输入参考视角图像的梯度强度,表示参考视角图像对应的视觉显著度分布图的梯度强度,σs和σr分别是滤波器空间和值域参数,用来调节滤波的影响,σs取值范围为200~2500,σr取值范围为0.1~10,γ是权重因子,取值范围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向深度图渲染处理的维度变换空间下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生成新视角图像的过程为:
其中,运算符表示基于目标视角下的深度图D2对参考视角下的图像Iori进行反向3D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向深度图渲染处理的维度变换空间下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滤波器F1和F2的滤波过程为迭代过程,且为实现对称滤波,如果在一次迭代中滤波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在图像中进行,则下一次迭代中滤波按照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迭代次数为2~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5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