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不良数据的辨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4014.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马晓忱;黄宇鹏;李强;杨勇;刘益超;安亮亮;康晓华;陈郑平;谢巧云;陈雪净;占震滨;常乃超;张伟;王轶禹;胡静;吴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良数据 电力系统 辨识 残差 辨识方法及系统 神经网络模型 量测 应用灵活性 聚类分析 历史数据 量测数据 网络模型 淹没 污染 | ||
1.一种电力系统不良数据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获取的电力系统的网络模型信息和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
将获取的当前量测数据带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量测残差;
对所述量测残差进行聚类分析,辨识电力系统不良数据的数量和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量测残差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电力系统不良数据的数量和位置信息,包括:
将量测残差设定为多个聚类;
根据设定的聚类数量、聚类的间隙值和离散度获得最佳聚类个数;
基于所述最佳聚类个数对所述量测残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
在所述聚类结果中确定电力系统不良数据的数量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聚类数量、聚类的间隙值获得最佳聚类个数,包括:
设定聚类数量为k;
当设定k=1,此时如果满足下式时,所述最佳聚类个数为1;
gap(k)≥gap(k+1)-sk+1
当设定k>1时,满足下式的最小k值为最佳聚类个数;
angel(k)<angel(k+1)
式中:gap(k):量测残差的k个聚类的间隙值;gap(k+1):量测残差的k+1个聚类的间隙值;sk+1:参考数据集的聚类离散度的标准差;angel(k):lnW(k)~k曲线在k处的夹角;angel(k+1):lnW(k)~k曲线在k+1处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测残差的k个聚类的间隙值gap(k),按下式计算:
gap(k)=E[lnWr(k)]-lnW(k)
式中:Wr(k):参考数据集聚类离散度;W(k):量测残差的聚类离散度;E[lnWr(k)]:参考数据集聚类离散度期望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数据集聚类离散度期望值E[lnWr(k)],按下式计算:
式中:F:参考数据集的个数;Wr,i(k):表示第i组参考数据的聚类离散值;i:表示参考数据中的第i个;
所述量测残差的聚类离散度W(k),按下述计算:
式中:a:表示量测残差的聚类中的第a个,a=1,2,…,k;ca:第a个量测残差聚类集;|ca|:第a个聚类中的量测个数;Da:第a个聚类内数据点间的距离之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a个聚类内数据点间的距离之和Da,按下式计算:
式中:i:量测残差聚类集ca中第i个量测残差值;j:量测残差聚类集ca中第j个量测残差值;di,j:两个量测残差值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数据集的聚类离散度的期望E[lnWr(k)]的标准差,按下式所示:
式中:sk:参考数据集的聚类离散度的期望E[lnWr(k)]的标准差;F:参考数据集的个数;sdk:参考数据集的聚类离散度lnWr(k)的标准差;
所述参考数据集的聚类离散度lnWr(k)的标准差sdk,按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0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