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源萜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9205.5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贵;李莉;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3/22 | 分类号: | C07D493/22;A61P31/16;C12P17/18;C12N1/14;C12R1/7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源萜 化合物 及其 分离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混源萜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混源萜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分子式为C33H34O12、化合物2分子式为C32H38O11、化合物3分子式为C25H28O8;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源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海洋真菌Aspergillus ustus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发酵产物使用乙酸乙酯反复浸泡萃取,合并萃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发酵粗提物;
2)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并用梯度为20:1至1:1(v/v)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梯度为20:1至1:1(v/v)二氯甲烷-甲醇作为溶剂依次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v/v)得到的洗脱组分,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水作为洗脱液梯度洗脱,洗脱梯度范围为甲醇-水10:90到90:10(v/v);
3)收集上述步骤2)甲醇-水40:60(v/v)洗脱得到的组分,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以100:1至10:1(v/v)的二氯甲烷-丙酮洗脱,收集二氯甲烷-丙酮40:1(v/v)洗脱得到的组分即得纯化目标化合物1,收集二氯甲烷-丙酮20:1(v/v)洗脱得到的组分再进行薄层层析制备得到纯化目标化合物3;
4)收集上述步骤2)反相柱层析甲醇-水50:50(v/v)洗脱得到的组分,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以80:1至10:1(v/v)的二氯甲烷-丙酮洗脱,收集二氯甲烷-丙酮50:1(v/v)洗脱得到的组分即得纯化目标化合物2:
所述海洋真菌Aspergillus ustus:保藏日期:2018年1月31日,保藏号为:CGMCCNO.15384。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源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大米70g,玉米浆0.2g,蛋白胨0.3g,酵母粉0.5g,味精0.6g,海水100ml。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源萜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所示混源萜化合物在制备抑制神经氨酸酶药物中的应用。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源萜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所示混源萜化合物用于制备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
6.一种海洋真菌,其特征在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ust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8年1月31日,保藏号为:CGMCC NO.153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2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