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8935.3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飞;杨帅庭;陈先华;田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艺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层 引桥 回填 地基 桥台 结合部结构 沉降 路桥 跳车 桥头 轻质泡沫混凝土 不均匀沉降 路堤填料 路桥建设 桥头跳车 维修费用 桥梁板 固结 台背 预防 后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包括引桥地基和位于引桥地基一端上部的回填结构层,所述引桥地基和回填结构层外侧设有桥台,所述桥台分别与引桥地基和回填结构层外侧固结相连,所述桥台顶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桥梁板,所述回填结构层为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层。本发明具有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消除台背路堤填料本身的工后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减少工后台背维修费用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路桥建设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在桥台背,主桥与引桥之间存在连接过渡段,具体参见图1,引桥地基1外侧设有桥台3,所述桥台3底部为深埋于引桥地基1中的双排桩3.1,所述双排桩3.1上依次设有承台3.2和下大上小的锥形护坡3.3,所述锥形护坡3.3上设有支承桥梁板5的支座4,传统回填土结构层9紧靠支座4,所述引桥地基1顶部设有引桥路面层6,所述桥梁板5顶部设有主桥路面层7,所述引桥路面层6和主桥路面层7相连。所述引桥路面层6和主桥路面层7在桥台3处过渡段会因填料不密实或填料荷载过大、地基承载力不够、雨水渗入等原因产生不均匀沉降,具体参见图2,可以看到在桥台3处的引桥地基1的沉降量异常加大,这导致引桥路面层6大幅度偏离预压等载标高线8,容易造成跳车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是常规加铺路面工法,即直接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新路面,以消减沉降导致的路面坡差,具体参见图3中箭头所指处。由于增加了荷载,维修后沉降进一步加大,势必在后续某一时间里再次进行同样的路面加铺维修,导致工后维修和工后沉降的恶性循环。所以这种做法很难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还存在工期过长,造价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使其具有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消除台背路堤填料本身的工后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减少工后台背维修费用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包括引桥地基和位于引桥地基一端上部的回填结构层,所述引桥地基和回填结构层外侧设有桥台,所述桥台分别与引桥地基和回填结构层外侧固结相连,所述桥台顶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桥梁板,所述回填结构层为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层与引桥地基相连的一面呈阶梯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层的阶梯状结构的纵向面呈上大下小的结构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桥台为单排桩桥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桥地基和回填结构层顶部设有引桥路面层,所述桥梁板顶部设有主桥路面层,所述引桥路面层和主桥路面层相连。
本发明预防跳车现象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具有有益效果:由于轻质泡沫混凝土含有大量气泡,较一般的土建材料要轻,其容重范围在4~13KN/m3之间,由于容重小,对地基荷载也小,这样可降低地基处理强度,节约地基处理工期与成本,由此可解决台背路堤填料荷载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的沉降带来的问题。而且,轻质泡沫混凝土浇注后初凝前,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可以填充自密实,所以不会出现充填不饱满的缺陷,填筑后,桥台背处于超固结状态,完全避免工后填充材料自身压缩的情况,由此彻底消除台背路堤填料本身的工后沉降。利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前述的轻质性和自立性,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制成回填结构层相较常规工法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由于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用于回填结构层的施工,桥台由现有的双排桩结构变为单排桩桥台,在避免桥头跳车症结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工后台背的维修费用,综合成本大幅度下降,性价比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路桥桥头结合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桥台处桥基间沉降关系曲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抗震桥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与承台连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