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轨驱动及磁悬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672.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 |
主分类号: | B61B13/08 | 分类号: | B61B13/08;B61B13/10;B61C3/00;B60L1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杨娜;徐邵华 |
地址: | 41012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轮毂 磁悬浮系统 轮轨 可伸缩结构 电耗 驱动 伸缩调节 下降距离 感应板 斥力 车轮 轨道 | ||
一种轮轨驱动及磁悬浮系统,包括车体和轨道,车体的下部两侧设有轮毂;所述轮毂为可伸缩结构,通过轮毂的伸缩调节车体的上升/下降距离,进而调节车体上的磁体与相对应的斥力感应板的距离。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降低阻力,通过车轮借速;另一方面,能够大大降低能耗和电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特别是一种轮轨驱动及磁悬浮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磁悬浮列车还是真空管道列车,通常是由直线电机牵引,直线电机的一个级固定于真空管道或地面,跟轨道一直延伸到远处;另一个级安装在车体上,初级通以交流,车体就沿轨道前进。车体上装有磁体,磁体随车体运动时,使设在地面或真空管道内上的线圈(或感应板)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和车体上的磁体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将车体悬浮。当车体在低速或减速的时候,由于磁场弱,感应电流小,不能将车体悬浮,现有的车体也配备了车轮装置,像飞机一样,在行进时能及时收入车体,停靠时可以放下来,支撑车体。
然而上述车轮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车体依靠车轮在轨道上行驶时,会受到车体上的磁体与感应板之间产生的斥力的影响,导致斥力大于推力,进而使车体受到阻力影响;(2)现有的车轮不能调节伸缩长度,只是用于伸出或缩回,进而不能调节磁体与斥力感应板的间距;(3)现有的车轮只是用于支撑车体,而不能驱动车体,大多是靠直线电机驱动,大大提高电耗和能耗;(4)现有磁悬浮列车或真空列车都是带额外的刹车器,使结构复杂化;(5)现有的轨道都是封闭式结构,不仅容易落入灰尘,而且不易散热,因为轨道处有很多需要散热的电气件;(6) 轮轨损耗极高,维护耗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阻力,节约能耗电耗,简化结构的轮轨驱动及磁悬浮系统。
一种轮轨驱动及磁悬浮系统,包括车体和轨道,车体的下部两侧设有轮毂;所述轮毂为
可伸缩结构,通过轮毂的伸缩调节车体的上升/下降距离,进而调节车体上的磁体与相对应的斥力感应板的距离。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将轮毂设计成伸缩结构,且伸缩长度可调,就能调节车体的上升/下降距离,即轮毂伸出,车体上升,轮毂缩回,车体下降;由于车体上设有磁体,如车体上部和车体下部都可能会设置磁体,通过调节车体的上升/下降距离就能控制磁体与斥力感应板的间距。例如车体刚启动时,处于低速状态,此时车体不会悬浮,然而车体上的磁体与斥力感应板之间仍然会产生斥力,低速状态的车体所受的推力会小于斥力,导致车体行驶受阻,增加电耗能耗,本发明通过将轮毂伸出,就能使车体上升,车体下部的磁体与斥力感应板就会增加间距,使得斥力小于推力,一方面降低阻力,便于车体行驶,并通过车轮借速,短时间加速;另一方面,节约电耗能耗,随着车体速度的增大,在低速向高速转换阶段,可逐渐缩进轮毂,使车体逐渐下降,进而逐渐缩小磁体与斥力感应板的距离,提高电磁力,使车体平稳进入悬浮状态;当进入高速时,轮毂才完全收回,车体进入悬浮状态,且轮毂收回后不会影响车体的悬浮。当车体在高速向低速转换阶段,即减速时,可将轮毂逐渐伸出,使车体逐渐靠轮毂运行至停止。
因此,上述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轮毂的伸缩控制车体的上升/下降距离,来调节车体上的磁体与斥力感应板的距离,保证车体在低速时不会受到阻力影响。
进一步,所述轮毂上设有驱动机构。这样,轮毂既起到支撑车体的作用,又起到驱动车体的作用,使得车体在未悬浮状态时,无需用直线电机驱动车体,直接通过轮毂驱动即可,大大降低能耗和电耗。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即在轮毂上设置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轮毂转动,电机由控制器控制,操作人员可远程控制电机转动。
进一步,所述轮毂上设有刹车机构。例如将刹车器移植到轮毂上,这样,可无需采用额外的刹车装置,大大简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轮毂的伸缩长度由车体的运行速度决定;在低速时,轮毂的伸出长度接近或等于伸出最大值;在低速向高速转换阶段,轮毂的伸出长度逐渐缩小;高速时,轮毂缩回,车体进入悬浮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未经张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
- 下一篇:一种管道气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