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三七产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7342.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农科食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6 | 分类号: | A23L33/16;A23L31/0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硒 浸泡 菌菇 制备 有效降低成本 亚健康状态 固液分离 人体吸收 温度过高 液体增加 有效分离 逐步增加 有机硒 烘干 免疫力 加工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三七产品的制备方法,先将三七磨制成粉,然后将富硒菌菇粉在1.1‑1.3个大气压下浸泡,固液分离后,加入液体增加压力再次浸泡,最终烘干形成产品。可以以在较低的温度有效分离出硒,防止物质温度过高时发生损坏,通过多次浸泡并且逐步增加压力,使得富硒菌菇中的硒可以充分分离,并且节省浸泡时间,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硒与三七的相互作用和结合,不但可以有效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而且充分利用有机硒和三七粉末,安全、便于人体吸收,而且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三七产品的制备方法,属于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七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为药食同源植物,含有20余种单体皂甙、黄酮、三七素、活性多糖等主要药用成分,还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73种挥发油成分、包括活性硒在内的17种微量元素及粗蛋白等,将鲜三七加工成干三七的传统制备方法为烘烤和凉晒,用传统制备方法加工的干三七质地坚硬,食用不方便,且不便于吸收。
硒是人和动物重要的微量元素,是构成高等动物体生物代 谢不可缺少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克山病、肝病、糖尿病等40多种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脏 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
人体缺硒会导致克山病、 大骨节病等,而补硒有益于运动机体提高免疫力。人体缺硒,在补硒过程中,如果食用亚硒酸钠容易造成硒中毒,因此寻找合适的,天然的富硒食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硒的类型主要有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化合物如亚硒酸钠、硒酸钠、 硫化硒、二硫化硒等不易为人体吸收,上且有毒副作用,所以不主张作为硒源使用;有机硒化合物作为硒的来源安全、便于人体吸收,但是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三七和硒都易于人体吸收,同时降低有机硒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三七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新鲜三七80-90份,通过磨粉机将新鲜三七磨制三七成粉末备用;
B.取富硒菌菇25份,将富硒菌菇磨制成粉末状,然后加入70份95%的乙醇,将混合物在X个大气压下升温至50℃,然后恒温浸泡3个小时,然后经过过滤取第一上清液,其中X=1.1-1.3;
C. X=X+0.2,设定循环浸泡次数为A,过滤后的残渣再次加入70份95%的乙醇,将混合物在X个大气压下再次浸泡3个小时,然后经过过滤取第二上清液并与之前的上清液混合,A=A-1,判断A是否为0,是则执行步骤D,否则循环操作步骤C, 其中初始循环浸泡次数2≤A≤5;
进一步地,所述富硒三七产品为富硒三七粉或者富硒三七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先将混合物加热至粘稠状,然后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形成颗粒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烘干的加热温度不超过6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三七粉末为1200目-1500目。
所述富硒菌菇为富硒香菇、富硒平菇、富硒金针菇或富硒灵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三七粉末磨制成1200目-1500目,更加便于人体吸收,通过在有压力的环境下进行浸泡富硒菌菇,因此可以以较低的温度浸泡,不但可以有效分离出硒,而且可以防止物质温度过高时发生损坏,通过多次浸泡并且逐步增加压力,使得富硒菌菇中的硒可以充分分离,并且节省浸泡时间,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硒与三七的相互作用和结合,不但可以有效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而且充分利用有机硒和三七粉末,安全、便于人体吸收,而且有效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农科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农科食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7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