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8982.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蕊;刘珊;孙伟;杨海萍;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蕊;刘珊;孙伟;杨海萍;李静;卡梅德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雪娜 |
地址: | 465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血糖功能 制备 鱼腥草 麦冬 生产制作工艺 中药 重量百分比 安全经济 合理组方 提取分离 条件稳定 药食两用 整体调理 中医理论 黄芪 规模化 降血糖 保健食品 辨证 葛根 可用 配伍 药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黄芪26~30%,麦冬24~28%,葛根22~26%,鱼腥草20~24%。同时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整体调理,选取药性比较平缓的药食两用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进行合理组方,科学配伍,并采用了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最大限度提取并去除非有效成分,使产品具有了非常显著的降血糖功能。该组合物安全经济,疗效确切,其生产制作工艺简单,条件稳定,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于广大社会人群中。近年来,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而体力劳动量越来越少,肥胖、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3月6日,世卫组织于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内增加了3倍,其中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率接近10%。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已经有许多化学药物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这些化学药物非机体主动吸收的物质,在给药以后会被机体迅速地排除,因此仅仅能够发挥有限的治疗价值。为了获得想要的治疗效果,就必须加大给药剂量,大剂量的药物又会引起机体的负反馈,降低药物的效果。
用于降糖的中药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但有的药物降糖效果不是很确切,还有一些中药降糖产品组方繁琐,大工业生产存在生产复杂性大的问题,糖尿病患者在意识到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及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后,越来越崇尚中医中药治疗,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医的辨证施治抓中药熬制汤药让人们感觉到了不便捷。
近些年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理论及机理的研究也特别多,虽然没有一定的定论,但比较认可的对中医上称为的“消渴病”的几种分型有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脉络证等,在现有技术中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达70余种,但使用单味中药就能达到很好的降糖效果的中药还几乎没有,如何根据病证的类型,通过对中药的选择、合理的比例配伍、并通过合适的提取纯化方法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去除无效成分而发明出一种针对中医症状分型的、具有确切的降糖功能的、配方简单、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就方便了患者根据中医症状分型选择针对性的、疗效更加确切的中药降糖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临床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对Ⅱ型糖尿病的理论和基础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根据中医学方面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虚弱、阴阳失调是病因,正气虚弱,运化无能,生理代谢失常,阴虚火旺则耗液伤津,研究开发出以经济安全、药食同源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黄芪、麦冬、葛根、鱼腥草为主要原料、经现代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制成的组合物,疗效确切,适合于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经济安全,生产工艺条件稳定,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均为药食同源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组方科学合理并协同增效。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地降低血糖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黄芪26~30%,麦冬24~28%,葛根22~26%,鱼腥草20~24%。
优选的,本发明采用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黄芪27~29%,麦冬25~27%,葛根23~25%,鱼腥草21~23%。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采用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黄芪28%,麦冬26%,葛根24%,鱼腥草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蕊;刘珊;孙伟;杨海萍;李静;卡梅德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杨蕊;刘珊;孙伟;杨海萍;李静;卡梅德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