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椿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6112.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京霞;屈长青;陶恒港;王啸洋;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8 | 分类号: | A61K36/58;A61P3/1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3603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椿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椿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取香椿材料在乙醇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步骤2:取滤液挥发掉乙醇,得滤渣;步骤3:离心所述滤渣后得香椿粗提取物,加蒸馏水稀释成香椿提取物稀释液备用;步骤4:纯化所述香椿粗提取物稀释液。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香椿提取物,特别是香椿花提取物,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α‑淀粉酶活性,降低体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体内血糖含量,进而是制备治疗或缓解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良好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涉及香椿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特别涉及香椿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治疗或缓解糖尿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为楝科椿属植物,香椿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皂苷、酚类等生物性活成分。安徽省太和县栽种香椿的历史非常悠久,且品质较高,唐代时曾用此物作为贡礼,清朝时被御封为“贡椿”。香椿花又名椿树子、椿花,具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效,常被用来治疗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等症,民间流传着香椿煎煮可预防糖尿病的说法。香椿抗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有的做法是用整株香椿提取活性成分,由于香椿不同器官部位的活性成分及其含量都不完全相同,药效会不同,另一方面,不同器官部位的非药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也不完全相同,特别地,起到副作用的成分不同,因此,完全有必要选择药效最好的器官部位入药,来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但现有的报道只单独探究了香椿提取物的降糖作用,并没有对香椿不同部位的提取物的降糖效果进行系统的对比,选出最优器官部位。
参考文献:
[1]Watanabe J,Kawabata J,Kurihara H,et al..Isolation andidentification of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Tochu-cha(Eucommiaulmoide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1997,61(1):177。
[2]逯凤肖.二氢杨梅素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6届硕士毕业论文。
[3]郑国亚,连波,刘顺梅,等.单次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STZ 诱导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探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2(35):13-16.
[4]洪德志,时连根.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26(6):806-807.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研究首次对太和香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糖尿病关键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进行比较,结合链脲佐菌素导致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体内降糖研究,考察太和香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降糖作用,为综合利用太和香椿,有效开发预防糖尿病的相关产品提供了新思路与实验依据。
较为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椿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香椿提取物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的:
步骤1:取香椿材料在乙醇中超声波辅助提取;
步骤2:取滤液挥发掉乙醇,得滤渣;
步骤3:离心所述滤渣后得香椿粗提取物,加蒸馏水稀释成香椿提取物稀释液备用;
步骤4:纯化所述香椿粗提取物稀释液。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乙醇为65-75%的乙醇,优选地70%的乙醇;和/或
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条件为65-75℃, 35-45KHz,优选地,70℃,40KHz;和/或
在所述步骤1中,用所述超声波辅助提取两次;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6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