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2362.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清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L26/00;A61K9/06;A61K38/08;A61P17/02;A61P9/10;A61P13/12;A61P7/04;A61P29/00;A61P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活性多肽 血管新生 多肽 迁移 应用 分化 氨基酸序列 皮肤干细胞 成体细胞 功能恢复 皮肤损伤 皮肤组织 受损组织 损伤部位 下肢缺血 心肌缺血 组织修复 干细胞 增殖 诱导 修复 再生 疾病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应用,属于多肽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多肽能够促进多种干细胞向受损组织的迁移、归巢及向成体细胞的分化。在心肌缺血和下肢缺血疾病中其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供,加快组织修复再生;在皮肤损伤中应用,能够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诱导皮肤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促进损伤部位血管新生以及功能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类疾病榜首,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制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约为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
血液是为组织和细胞提供氧气、营养等重要物质的介质,由于血管损伤、血管堵塞等原因造成的供血量不足往往会导致组织和细胞处于低氧和营养不足的状态,进而诱发组织和细胞的坏死。由于组织缺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下肢缺血、心肌缺血、肾缺血和糖尿病皮肤溃疡等。
通过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缺血损伤部位可有效治疗组织缺血,但其成本昂贵,且细胞存活率较低,这可能与细胞处于局部恶劣(缺血缺氧、炎症、缺乏基质保护)的损伤环境有关。因此,寻找理想的活性因子以促进干细胞向缺血迁移、加快血管新生对缺血性疾病治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多肽能够促进多种干细胞向受损组织的迁移、归巢及向成体细胞的分化。在心肌缺血和下肢缺血疾病中其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在皮肤损伤中应用,能够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诱导皮肤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促进损伤部位血管新生以及功能恢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活性多肽,所述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优选的是,所述氨基酸包括D型或L型氨基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结合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活性多肽的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包括通过物理混合的生物活性组分和水凝胶载体,所述生物活性组分为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水凝胶载体包括壳聚糖水凝胶、透明质酸水凝胶、胶原水凝胶或Pluronic F127水凝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结合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活性多肽的医用敷料,所述结合生物活性多肽的医用敷料包括生物活性多肽和支架材料载体,所述支架材料载体包括胶原海绵或壳聚糖海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所述生物活性多肽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活性多肽。
优选的是,所述化学修饰包括磷酸化修饰、叠氮化修饰或羧基化修饰。
本发明还提供了结合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的凝胶,所述凝胶包括通过化学共价结合的生物活性组分和凝胶载体,所述生物活性组分为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所述凝胶载体包括壳聚糖凝胶或透明质酸凝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活性多肽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结合生物活性多肽的水凝胶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结合生物活性多肽的医用敷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结合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的凝胶在制备治疗皮肤损伤药物或敷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涂覆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活性多肽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结合生物活性多肽的水凝胶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结合化学修饰后的生物活性多肽的凝胶的医用纱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清波,未经徐清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2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