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1045.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8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钱蜜;林维甜;陆文浩;张子晔;仇新凯;张明敏;王敏杰;魏贤伟;李逸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朱丽莎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越障 功能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基座、连接杆、滚轮、支撑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限位柱和第一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摆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本发明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在使用时,通过基座上的支撑板支撑在管道上,同时控制连接杆往复摆动,使得连接杆上一端的滚轮与管道连接,从而控制机器人在管道上行走,在越障时,通过第一杆与法兰盘接触带动限位柱脱离卡槽,同时法兰盘作用于支撑板上的斜面,使得支撑板上升,使得基座通过法兰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利用管道对介质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维护,通过现有设备对管道进行检测,由于管道和管道之间通过外凸的法兰盘连接连接,在设备遇到管道之间的法兰盘时,需要通过人工将设备放置在另一端管道上再对管道进行检测,在一些大口径管道,使用设备比较笨重,人工进行转移,比较费时费工,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设备对管道进行检测,由于管道和管道之间通过外凸的法兰盘连接连接,在设备遇到管道之间的法兰盘时,需要通过人工将设备放置在另一端管道上再对管道进行检测,在一些大口径管道,使用设备比较笨重,人工进行转移,比较费时费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基座、连接杆、滚轮、支撑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限位柱和第一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摆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杆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滚轮之间,所述基座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位于基座远离连接杆的一侧,所述槽口内开设有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滑槽之间,所述支撑板远离滑槽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支撑板凸出于凹槽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撑板沿连接杆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斜面,两侧所斜面由基座向支撑板方向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轴肩,所述支撑板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轴肩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限位轴肩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轴肩和所述导向槽之间,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腰型孔相匹配的滑柱,所述滑柱滑动设置在所述腰型孔内。
本发明在管道等运用时,通过基座上支撑板与管道的外表面接触支撑,使得连接杆的一端滚轮与管道外周面接触,从而使得机器人在管道上行走,行走到管道之间的法兰盘时,法兰盘触碰到凹槽内的第一杆,使得第一杆带动限位柱位移,限位柱的一端脱离出支撑板上的卡槽,同时限位轴肩与导向槽的第二弹簧被挤压,使得支撑板能够在滑槽内滑动,当法兰盘与支撑板一侧的斜面接触时,推动支撑板在滑槽内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使得支撑板收缩到凹槽内,此时同时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杆在基座上转动,使得另一端连接杆的滚轮下降与管道外周面接触,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滚轮转动,当第一杆不与法兰盘接触时,作用于第一杆上的力消失,同时作用于限位柱上的力也消失,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限位柱向支撑板方向位移,同时支撑板脱离法兰盘,第一弹簧带动支撑板凸出于凹槽,并使得限位柱卡设在卡槽内将支撑板限位,支撑板上的第一滑轮与管道外周面接触,在行走过程中仍可以控制连接杆一端的滚轮下降与管道外周面接触,同时另一端的滚轮上升,通过上述过程来实现机器人通过管道之间的法兰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装卸的履带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压动力系统的越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