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8465.0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检测区域 自适应 存储介质 电子终端 中心点 不规则形状 形状边缘 有效解决 自动适配 不规则 变形的 分辨率 弧边 拉升 适配 推送 圆角 避开 配置 移动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包括:为每一个UI控件配置一检测区域,其中,所述检测区域的外侧边沿位于所述UI控件的外侧边沿外且所述检测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UI控件的中心点相同;获取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依次将待显示的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移动至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并避开与屏幕内其它所述UI控件的重叠。本发明可以适配不同分辨率,不同长宽比例的屏幕,能自动适配不同形状,如弧边屏,圆角屏等不规则屏幕,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某个应用推送至某一块不规则形状屏幕中显示存在不全或拉升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的创新进步,人类通过研发的科技产品,不管是在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获得相当大的协助。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目前车辆数字化坐舱应用场景中,部分曲面或边缘不规则形状的屏幕会应用于中控、侧边,中央扶手,后坐娱乐数字控制HUI中,电子终端可能将某个应用推送至某一块不规则形状屏幕中显示。这样会使得原本能适应长方形屏幕的应用,在不则屏幕中可能存在主要控件显示不全或拉升变形问题。
现有技术可以适配不同分辨率,不同长宽比例的屏幕,但仍缺少一种无需预先设计对于的屏幕形状态,能自动适配不同形状,如弧边屏,圆角屏等不规则屏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某个应用推送至某一块不规则形状屏幕中显示存在不全或拉升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包括:为每一个UI控件配置一检测区域,其中,所述检测区域的外侧边沿位于所述UI控件的外侧边沿外且所述检测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UI控件的中心点相同;获取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依次将待显示的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移动至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并避开与屏幕内其它所述UI控件的重叠。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之后,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的外接矩形;根据所述外接矩形的尺寸和UI控件原显示屏幕的显示尺寸对待显示的各所述UI控件的尺寸进行缩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的方法还包括:若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移动至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无法避开与屏幕内其它所述UI控件的重叠,则缩小该UI控件尺寸直至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移动至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并避开与屏幕内其它所述UI控件的重叠。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UI控件之间的布局为预置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UI控件之间的每一种布局对应一种初始屏幕形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待显示的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移动至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包括:检测将待显示的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与相邻的所述屏幕的边缘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是否位于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若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超出所述屏幕的边缘,则将所述UI控件的检测区域向所述屏幕的边缘以内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