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8331.9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东;杨杰;陈瑞涛;郑陈琪;吴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15 | 分类号: | H01S3/115;H01S3/16;H01S3/10;G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峰值 功率 激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系统,包括依次在光路上设置的全反装置、激光增益介质、泵浦源、起偏器、电光调Q晶体、输出镜,所述电光调Q晶体为掺杂特殊比例MgO的La3Ga5SiO14晶体,其原料初始配比范围为MgO=3.3‑3.9mol%、La2O3=31.8‑32.1mol%、Ga2O3=53.7‑53.9mol%、SiO2=10.6‑10.7mol%;本发明采用掺杂特定比例MgO的La3Ga5SiO14晶体作为电光调Q晶体,解决了目前中红外波段电光调Q晶体光损伤阈值低的问题,从而实现高峰值功率的纳秒级钬激光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钬激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特殊的高损伤阈值电光调Q晶体。
背景技术
泌尿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泌尿系结石易并发梗阻与感染,常伴有剧痛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钬激光碎石在1995年首次应用于腔内碎石治疗,相对于其它腔内碎石术,其优点明显,例如钬激光能够粉碎各种成分和密度的结石,一次性碎石率高;碎石时结石无移动,且产生的碎屑较小,结石排净日期也明显缩短,减少了住院时间;钬激光碎石时内窥镜视野不被干扰,且产生的冲击波效应很弱,因而不会损伤输尿管黏膜;另外由于钬激光可以同时处理息肉,因此对被息肉包裹住的结石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钬激光碎石治疗仪,均为自由运转的钬激光系统,其激光输出脉宽在几百微秒量级,其在面对巨大结石、鹿角形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和特殊成分结石等,往往会显得效果欠佳。根据E.Duco Jansen等人研究,纳秒量级的调Q钬激光,由于其脉宽窄,峰值功率高,其碎石效率相较于自由运转的钬激光来说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对于巨大结石、鹿角形结石、特殊成分结石等,使用调Q钬激光进行碎石效果非常好,同时其对生物组织的热损伤较低,降低了手术的副作用。
但是,对于高峰值功率、窄脉宽的调Q钬激光技术,目前面临着一些技术障碍。例如在近红外波段(1064nm)处有成熟的、性能优越的电光调Q晶体KD*P,而在中红外波段则缺乏光损伤阈值高、电光性能好的晶体;再者,钬激光属于准三能级结构,在高峰值功率电光调Q运转下,其热透镜效应、热退偏效应将非常明显,不仅会显著降低激光效率使峰值功率大打折扣,也会使光束模式变差,不利于其相关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上述问题或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系统,通过高掺镁的硅酸镓镧晶体来实现高阈值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输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全反装置、激光增益介质、泵浦源、起偏器、电光调Q晶体、输出镜;
其中,所述电光调Q晶体为掺杂MgO的La3Ga5SiO14晶体(LGS晶体),制备该电光调Q晶体的原料包括MgO、La2O3、Ga2O3、SiO2,各原料用量的摩尔百分比如下:
优选的是,所述制备电光调Q晶体的原料中,La2O3与SiO2两者用量的摩尔比为3∶1。
优选的是,所述激光增益介质为Cr,Tm,Ho:YAG激光棒,该激光棒两端镀有2090nm波段的增透膜。
优选的是,所述Cr,Tm,Ho:YAG激光棒的离子掺杂浓度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