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嗜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9611.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春;李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5 | 分类号: | B01J20/285;B01J20/28;B01J20/30;B01D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硫磁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为:在引发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将铁磁性复合材料Fe3O4@SiO2、磺胺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嗜硫磁珠Fe3O4@SiO2@SAA。该嗜硫磁珠具有优异的超顺磁性和分散性,进而使其能够对含二硫键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富集与分离效果,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工序简单和原料易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嗜硫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嗜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二硫键的生物分子在原核和真核生物的激素、酶、免疫球蛋白、血浆、抑制剂和毒液等生命科学领域分布非常广泛,其中的大部分已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但是这些样品组成复杂,丰度低,检测难度大。因此,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富集、浓缩、纯化等前处理,对提高检测灵敏度与消除干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嗜硫色谱法是一种亲和色谱方法,嗜硫色谱介质上砜-硫醚基团在高浓度的盐存在下,可以与化合物上的二硫键发生相互作用,再低浓度盐条件下进行洗脱,对抗体纯化方面和对含二硫键化合物进行富集、浓缩与纯化。嗜硫色谱法是由Porath(参见《FEBSletters》1985年第185期第306-310页)最早发现于1985年,其后得到迅速的发展。
目前常见的作为载体的亲和嗜硫材料为琼脂糖、凝胶等软基质材料,其存在机械强度小、无法承受高压力、制备成本高和难以存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嗜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嗜硫磁珠具有优异的超顺磁性和分散性,进而使其能够对含二硫键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富集与分离效果,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工序简单和原料易得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硫磁珠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在引发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将铁磁性复合材料Fe3O4@SiO2、磺胺类化合物(含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嗜硫磁珠Fe3O4@SiO2@SA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嗜硫磁珠,该嗜硫磁珠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嗜硫磁珠在含二硫键化合物的特异性的富集和分离中的应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的R基团指的是副反应产物),本发明通过将铁磁性复合材料Fe3O4@SiO2、磺胺类化合物通过氨基和羧基之间的缩合作用进行反应,进而使得磺胺类化合物修饰到铁磁性复合材料Fe3O4@SiO2的表面上形成表面修饰砜基的嗜硫磁珠,该嗜硫磁珠将嗜硫材料和磁珠的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而该嗜硫磁能在强力磁铁石的作用下与体系中的其他组分快速分离,操作方便、快捷;此外,该磁珠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分离速度快、低毒性、分散性好、超顺磁性、易制备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嗜硫磁珠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超顺磁性和富集效果,以解决常用亲和嗜硫材料存在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嗜硫磁珠的制备原理图;
图2检测例2中嗜硫磁珠B1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
图3检测例3中嗜硫磁珠B1的透射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