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手车市场线下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2083.0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兆广;张晓龙;吕广宽;岳宪雷;房国庆;郑元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广安车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9/077;G06Q30/02;G06Q4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卢登涛 |
地址: | 272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闸 控制系统 进场 车辆进出管理 市场管理系统 返回结果 车道 读取 标签识别 车辆管理 车辆检测 车辆通过 管理技术 开门指令 设备开启 粘贴 核对 流出 标签 发送 货车 告知 互联网 大门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手车市场线下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属于车辆检测管理技术领域,通过粘贴有RFID防撕标签的车辆通过大门进入市场或流出市场,在车道上方,RFID防撕标签识别设备将读取到的编号发送给道闸设备;道闸设备将车辆编号发送给道闸控制系统;道闸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告知市场管理系统,相应车辆编号的车请求进场或出场;市场管理系统在系统内部对该车辆进行核对并给出返回结果告知道闸控制系统;道闸控制系统得到返回结果后,如果符合进场或出场条件,则发送开门指令给道闸控制系统;道闸控制系统控制指定车道内的道闸设备开启,车辆即可进场或出场,本发明将RFID技术与二手货车市场的车辆管理相结合,实现二手车辆的全自动进出场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手车市场线下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属于车辆检测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二手货车在线下交易市场的中,由于待售货车不提供车牌号,车辆本身进出场不便于识别,所以在进场出场中不方便管理,普遍采用人工登记或者刷卡进出市场的方式,需要额外的人工消耗来识别车辆。这就带来了许多问题:
1、不安全性,车辆由人工操作,车辆司机刷卡进出,这就存在着车主间通过相互借用IC卡来逃避缴费的风险。
2、不准确性,二手车经过整备后,相同品牌车系的车辆外观差距不大,人工从外观辨别车辆不准确。
3、流程冗长,效率低下,由于没有提供车牌号,导致二手货车之间的唯一区分标识是车辆大架号(VIN),人工识别需要去车辆内部查看,再回到登记簿或者管理系统中比对,流程过于繁杂,业务办理效率低下。当业务繁忙时,往往造成大量货车排队等待办理业务,导致交通拥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手车市场线下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将RFID技术与二手货车市场的车辆管理相结合,实现二手车辆的全自动进出场管理。
本发明所述的二手车市场线下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粘贴有RFID防撕标签的车辆通过大门进入市场或流出市场;
S2:在车道上方,RFID防撕标签识别设备将读取到的编号发送给道闸设备;
S3:道闸设备将车辆编号发送给道闸控制系统;
S4:道闸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告知市场管理系统,相应车辆编号的车请求进场或出场;
S5:市场管理系统在系统内部对该车辆进行核对并给出返回结果告知道闸控制系统;
S6:道闸控制系统得到返回结果后,如果符合进场或出场条件,则发送开门指令给道闸控制系统;如果返回结果不允许进场或出场,则不发送开门指令;
S7:道闸控制系统控制指定车道内的道闸设备开启,车辆即可进场或出场。
RFID防撕标签: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防撕标签即将RFID防撕标签粘贴于车辆挡风玻璃处,一旦撕下,则内部电路会被损毁导致不可用,如需使用则需要重新办理。RFID防撕标签结构及原理:
1、采用纸质基材+金属电路,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
2、本标签低沉涂覆有优质不干胶层,方便客户在应用时进行粘粘。
3、对标签天线进行了预切刀口处理,使粘贴状态下的电子标签被再次撕下时,容易从切刀口处撕毁标签天线而造成报废,以达到标签防撕毁应用的最终目的。
RFID防撕标签识别设备:用来在车辆进出口识别车辆上所粘贴的RFID防撕标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广安车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广安车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