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9883.7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7/198;B60K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面镜 步进马达 支撑座 齿轮 抬头显示器 底座 凹面镜成像原理 显示屏显示图像 微型步进马达 最佳显示位置 车载显示器 齿轮啮合 底座内部 用户操作 主机内部 转轴转动 动力源 方便性 可视角 输出轴 可用 熄火 下端 虚像 正立 成像 马达 显示屏 点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属于车载显示器技术领域。所述的底座左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步进马达,且步进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的底座右侧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上方安装有凹面镜,所述的支撑座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利用凹面镜成像原理,此时眼睛看到的凹面镜成像为一个正立且大于显示屏显示图像的虚像,通过在主机内部增加一个微型步进马达作为动力源,通过马达带动凹面镜底部转轴转动,从而能实现,车辆点火,凹面镜自动转到最佳显示位置,熄火后凹面镜收回到关闭位置;同时凹面镜在做最佳可视角度调节时,同样可用步进马达来调节,从而提高用户操作的方便性及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属于车载显示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抬头显示器是一种利用全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成像,将与行车相关的一些信息以数字图像或文字的方式投射在驾驶员视野前方一种设备。主要用于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用低头观看仪表盘,使驾驶员的视线一直保持在车辆前方,以提高驾驶安全及驾驶体验。
现有的抬头显示器按成像原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反射式,该种方式是指抬头显示器直接放置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下方,由抬头显示器显示图像,通过挡风玻璃镜面反射后成像,成像比例1:1。
2自带反射板式,该种方式是指抬头显示放置在反射板后方,由抬头显示器显示主机显示图像,通过垂直地面方向放置的反射板反射后成像。自带反射板显示原理还可以做以下细分:2.a反射板为平面,抬头显示器显示主机放置在反射板后方,且显示主机的显示屏需要和反射板接近平行放置,通过反射板镜面反射后成像,成像比例1:1;2.b反射板成球面,抬头显示器显示主机放置在反射板后方,通过多路光学系统折射或反射,最终成像在反射板前方,成像比例根据光学设计不同而不同。
其中,方案1光学系统最简单,基本没有光学元件,但是成像效果受车辆挡风玻璃影响,显示效果就各不相同。比如挡风玻璃厚度,角度,都会影响成像效果;
方案2.a显示尺寸和成像尺寸为1:1,如果要把成像尺寸做的足够大,则显示屏也需要做的足够大,但应为这种方式显示屏需要垂直放置,如果显示屏太大,驾驶者的视线会被遮挡;
方案2.b显示屏的方向不限制与反射板垂直,且显示屏大小也可以自由设计,但应为需要多路光学折射或反射,整个产品的尺寸比较大,且工艺复杂;
并且方案2.a及2.b都需要通过另外增加反射板来显示,但目前的方案反射板都是通过用户自己手动调节反射板的前后角度,来达到最佳可视角度,且在车辆状态熄火状态下反射板也不能自动收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
本发明的车载抬头显示器,它包含底座、步进马达、第一齿轮、显示屏、支撑座、第二齿轮和凹面镜,所述的底座左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步进马达,且步进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的底座右侧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上方安装有凹面镜,所述的支撑座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与凹面镜之间构成拆卸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屏到凹面镜的距离小于凹面镜的一倍焦距,且显示屏与凹面镜平行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凹面镜成像原理,此时眼睛看到的凹面镜成像为一个正立且大于显示屏显示图像的虚像,按照此原理,就可以把抬头显示器的显示屏尺寸做小,尽量减少被遮挡视线的尺寸;通过在主机内部增加一个微型步进马达作为动力源,通过马达带动凹面镜底部转轴转动,从而能实现,车辆点火,凹面镜自动转到最佳显示位置,熄火后凹面镜收回到关闭位置;同时凹面镜在做最佳可视角度调节时,同样可用步进马达来调节,从而提高用户操作的方便性及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9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VR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