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船舶触水表面直流脉冲磁流推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4310.7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3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陈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蜀乔 |
主分类号: | B63B1/32 | 分类号: | B63B1/32;B63B1/40;B63H21/00;B63H25/42;H02K4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磁流 直流脉冲 太阳能船舶 船体表面 固定基板 推进系统 电极条 水表面 功率放大驱动模块 动力技术领域 命令输入模块 采用直流 船体运动 船体阻力 控制核心 推进方式 供电线 脉冲磁 水沟槽 推进区 对偶 磁条 嵌入 推动力 海水 节能 铺设 数码 驱动 | ||
1.一种太阳能船舶触水表面直流脉冲磁流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太阳能电池板(2)、磁条(3)、推水沟槽(4)、磁场线圈(5)、电极条(6)、对偶电极条(7)、电极条固定基座(8)、电磁钉固定基板(10)、电磁钉(11)、供电线(12)、电极条固定螺栓孔(13)、固定螺栓孔(14)、操控推杆(15)构成;
船体的整个外表面沿着运动方向平行铺设有电磁钉固定基板(10),在该电磁钉固定基板(10)内侧凹槽上粘贴嵌入电磁钉(11)构成磁条(3),电磁钉固定基板(10)为非电金属绝缘反腐材料,电磁钉(11)设置为“工”字形,中心区域绕有磁场线圈(5),并注入耐腐蚀的环氧树脂对磁场线圈(5)进行封装固定,磁场线圈(5)对应电磁钉固定基板(10)的外侧嵌入电极条(6),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在两个电磁钉(11)之间位置对应电磁钉固定基板(10)外侧凹槽嵌入对偶电极条(7)(如图4所示),所有电磁钉(11)并联,电磁钉(11)的正负供电线(12)放置在电磁钉(11)与电磁钉固定基板(10)内侧空隙中,电极条(6)连接电源输出端A,对偶电极条(7)连接电源输出端B,电磁钉固定基板(10)内侧设有电极条固定基座(8),在该电极条固定基座(8)设有固定螺栓孔(14),对应位置船体外壳层(9)上设有电极条固定螺栓孔(13),通过固定螺栓孔(14)将电磁钉固定基板(10)、电极条(6)、对偶电极条(7)固定在船体外壳层(9)上,电磁钉(11)平行排列组合构成磁条(3)、推水沟槽(4)、电极条(6)、对偶电极条(7)均相互平行排列;
电极条(6)与对偶电极条(7)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电磁钉(11)的高度120%;两电极条相互之间不导通,磁条(3)相互平行排列,磁条极性排列顺序为 S-N-S-N-S-N-……,两根磁条之间的间隙构成推水沟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船舶触水表面直流脉冲磁流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系统由交流发电机提供电能,经过整流和稳压之后对两组蓄电池进行充电,两组蓄电池串联,串联节点为E点,中间的E设置为地线,两组串接的蓄电池正极输出端为A,负极输出端为B,蓄电池为直流脉冲磁流驱动PWM控制模块供电;共有七种工作状态,分别是1.右动力输出驱动控制;2.左动力输出驱动控制;3.右控制区后行驱动控制;4.左控制区后行驱动控制;5.向前直行驱动控制;6.向后直行驱动控制;7.加力向前直行自动控制;
驱动输出控制和左动力输出驱动控制通过速度控制推杆(15)实现按键功能来调节船舶运行速度;
调制直流脉冲(PWM)输出与电极条(6)连接,电流通过负载流入对偶电极条(7),对偶电极条(7)为地线,即脉冲电流从电极条(6)通过负载至对偶电极条(7),这里的负载是电极条A(6)与对偶电极条(7)之间推水沟槽(4)里的海水,推水沟槽(4)的上方为磁场N极,下方为磁场S极,磁场中的海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劳伦兹力,推动海水向后运动,推水沟槽(4)密集布满了整个船体表面,推动船体(1)向前运动;这里左右两端的电路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蜀乔,未经陈蜀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43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体式救生船
- 下一篇:一种水下航行器模型敞水自航动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