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大脑进行脉冲刺激的脑激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53676.2 | 申请日: | 2015-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强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372;A61N1/05;A61N1/08;A61M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脑 进行 脉冲 刺激 激活 装置 | ||
1.一种用于对大脑进行脉冲刺激的脑激活装置,包括主机和连接主机的电极,电极包括有接地电极和输出电极,主机包括有用于产生刺激脉冲信号的脉冲产生模块,用于将刺激脉冲信号输出到输出电极的各个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极包括有三组输出电极;主机还包括有输出时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各输出模块输出的刺激脉冲信号,使各组输出电极所输出的相对于基准电极的刺激脉冲具有前后依次输出的时序关系;所述各输出电极输出的刺激脉冲的时序关系是:前一输出电极输出刺激脉冲后,经过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后一输出电极才输出刺激脉冲;
使用时,第一输出电极被置于脑干网状结构外侧区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第二输出电极被置于下丘脑外侧区或后区,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第三输出电极被置于迷走神经背核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接地电极与人体相接触;通过输出电极向三个位置的神经元进行具有时序性的脉冲刺激;
主机上用于连接各个输出电极的电极输出端与各个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之间,加有输出控制电路;电极输出端还连接到一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压比较电路,与来自输出模块的脉冲信号进行比较;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端,通过输出控制电路对脉冲输出信号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控制过程是:工作时,在各个输出模块的每一个输出脉冲周期,输出控制电路首先被打开,脉冲输出信号通过电极输出端和输出电极施加于神经元,同时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极输出端上的电压信号,并与输出模块的脉冲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当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极输出端的电压信号,与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数值时,则关闭输出控制电路,在该脉冲周期余下的时间关闭输出模块到电极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直到下一脉冲周期才重新打开。
3.一种用于对大脑进行脉冲刺激的脑激活装置,包括主机和连接主机的电极,电极包括有接地电极和输出电极,主机包括有用于产生刺激脉冲信号的脉冲产生模块,用于将刺激脉冲信号输出到输出电极的各个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极包括有三组输出电极;主机还包括有输出时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各输出模块输出的刺激脉冲信号,使各组输出电极所输出的相对于基准电极的刺激脉冲具有前后依次输出的时序关系;所述各输出电极输出的刺激脉冲的时序关系是:前一输出电极输出刺激脉冲后,经过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后一输出电极才输出刺激脉冲;
使用时,第一输出电极被置于脑干网状结构外侧区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第二输出电极被置于下丘脑外侧区或后区,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第三输出电极被置于迷走神经背核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该部位的神经元;接地电极与人体相接触;通过输出电极向三个位置的神经元进行具有时序性的脉冲刺激;
主机上用于连接各个输出电极的各个电极输出端连接有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极输出端的背景电压;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连接有电压保持电路,对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的背景电压值进行保持记忆;电压保持电路输出的电压值连接到一个电压叠加电路;脉冲产生模块输出的脉冲输出信号,在电压叠加电路中与背景电压进行叠加,再连接到电极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保持电路、电压叠加电路和输出模块的工作,受一个状态切换电路的控制;工作时,先由状态切换电路将电路工作切换在“检测”状态,关闭输出模块的输出,由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极输出端上的电压,其电压值由电压保持电路进行保持,并送到电压叠加电路上;再由状态切换电路将电路工作切换到“输出”状态,关闭电压保持电路的输入端,打开输出模块的工作,输出模块输出的脉冲信号,在电压叠加电路中与背景电压进行叠加,再连接到电极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脑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第一输出电极被置于脑干网状结构外侧区臂旁核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臂旁核向下丘脑投射的神经元;第二输出电极被置于下丘脑外侧区或后区,并接触或刺入下丘脑外侧区或后区向迷走神经背核投射的神经元;第三输出电极被置于迷走神经背核的位置,并接触或刺入迷走神经背核向节后神经元投射的神经元;接地电极与人体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强,未经徐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36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性生活电子理疗情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瘫微电极康复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