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0770.2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T19/00;G06Q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韩来兵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封面 纸质 关联信息 智能移动终端 交互操作 内容执行 数据交互 数字显示 增强现实 预设 检测 技术效果 数字阅读 用户提供 阅读 延伸性 延伸 场景 购买 决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纸质图书封面上显示第一交互内容;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第一关联信息;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第一关联信息,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上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预设交互操作;采用在纸质图书封面上显示第一交互内容的方式,通过检测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第一关联信息,达到了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对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预设交互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捷的为用户提供延伸阅读场景,用户通过从纸书阅读切换到数字阅读或听书模式,得到了延伸性内容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通过便捷提供延伸内容从而促成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现有的传统图书出版发行也好,数字出版发行也好,基本上是割裂开的。从现今市场上图书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的话,就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在现有的线下书店和纸书销售场景中,发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基本上无法立即触达这本书对应的电子版本或有声版本;在数字阅读平台发现了一本喜爱的正规出版的图书的电子版本或有声版本后,即使需要购买纸书,也很难立即触达或购买,即使是选择在家网购纸书,也得切换到其他的纸书销售电商平台去购买,带来诸多不便。
纸质图书这种传统的图书形式已经存在了接近2000年了,简单的图文内容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阅读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关技术中,很多纸质图书为了增加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延伸内容,常用的形式是用在图书的各个具体需要延伸内容的位置添加二维码的方式,阅读消费者在阅读纸质图书到对应的内容时,直接用手机或其他智能手持终端扫码即能立即查看延伸内容;但是如果纸书上市被塑封,则消费者仅通过封面封底,很难了解到该书有没有延伸内容;对于一些品类的图书,延伸性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直接影响到阅读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急需一种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通过便捷提供延伸内容从而促成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通过便捷提供延伸内容从而促成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纸质图书封面并通过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将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并执行数据交互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纸质图书封面的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包括:在所述纸质图书封面上显示第一交互内容;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第一关联信息;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第一关联信息,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上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预设交互操作。
进一步的,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第一关联信息包括: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预设显示模型;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第一关联信息,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预设交互操作包括: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预设显示模型,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按照预设显示模型执行显示操作。
进一步的,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第一关联信息包括: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是否有内容预览关联信息;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第一关联信息,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预设交互操作包括:如果检测所述第一交互内容有内容预览关联信息,则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所述增强现实的数字显示内容执行内容预览显示和/或链接购买地址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五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穿戴全息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交互效果良好的智能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