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5937.6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宿玲恰;王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4 | 分类号: | C12N9/24;C12N15/56;C12N15/70;C12P19/14;C12P19/12;C12R1/19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 突变体 应用 酶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 海藻糖 制备 发酵 优化 | ||
1.一种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140位置的甲硫氨酸(Met)变成亮氨酸(Leu),突变体命名为M140L;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突变体命名为L202P;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218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天冬氨酸(Asp),突变体命名为L218D;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突变体命名为Y323G;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338位置的苯丙氨酸(Phe)变成丝氨酸(Ser),突变体命名为F338S;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同时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得到L202P/Y323G;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第218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天冬氨酸(Asp),同时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得到L202P/L218D/Y323G;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140位置的甲硫氨酸(Met)变成亮氨酸(Leu),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第218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天冬氨酸(Asp),同时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得到M140L/L202P/L218D/Y323G;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140位置的甲硫氨酸(Met)变成亮氨酸(Leu),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第218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天冬氨酸(Asp),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同时第338位置的苯丙氨酸(Phe)变成丝氨酸(Ser),得到M140L/L202P/L218D/Y323G/F338S;
或,所述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第140位置的甲硫氨酸(Met)变成亮氨酸(Leu),第202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脯氨酸(Pro),第218位置的亮氨酸(Leu)变成天冬氨酸(Asp),第323位置的酪氨酸(Tyr)变成甘氨酸(Gly),第338位置的苯丙氨酸(Phe)变成丝氨酸(Ser),同时第404位置的异亮氨酸(Ile)变成苏氨酸(Thr),得到M140L/L202P/L218D/Y323G/F338S/I404T。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突变体的基因。
3.携带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载体或重组细胞。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突变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确定的突变位点,设计定点突变的突变引物,以携带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载体为模板进行定点突变;构建含有编码突变体的基因的质粒载体;
(2)将突变体质粒转化进宿主细胞;
(3)挑选阳性克隆进行发酵培养,离心收集细胞,细胞破壁上清液即为突变体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粗酶液。
5.一种生产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突变体的重组大肠杆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8~14h,以0.1g·L-1·h-1的流速流加乳糖,并在30℃诱导10~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9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