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性敏感肌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5781.1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5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克光;宣丹英;谭德松;何祖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瑞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94;A61K8/92;A61K8/67;A61K8/64;A61K8/60;A61Q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文巍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干细胞 敏感肌肤 干性 培养上清液 神经干细胞 失水 谷胱甘肽 敏感状态 皮肤干燥 皮肤红斑 曲克芦丁 山茶籽油 棕榈酸酯 培养基 维生素E 裂解物 甜杏仁 萃取液 水解 玉竹 制备 蛋白 皮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性敏感肌肤的组合物,包括皮肤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水解甜杏仁蛋白、维生素E棕榈酸酯、谷胱甘肽、玉竹萃取液、曲克芦丁、山茶籽油;所述皮肤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神经干细胞裂解物。本发明改善皮肤敏感状态的同时改善皮肤干燥状态,解决皮肤红斑、鳞屑、失水等多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容化妆领域,主要涉及用于干性敏感肌肤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敏感性皮肤,亦称敏感性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皮肤高度敏感的状态,具体是指肌肤感受力强,抵抗力弱,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脆弱皮肤状态。与过敏性皮肤不同的是该反应性不是由对过敏原的存在而作出的免疫反应引起。
引起皮肤敏感的因素很多,最直接和最常见的是劣质化妆品对皮肤的累计伤害而形成的结果。除此之外,食物、空气中的某种物质,使用的器材等多种因素
都可能引起皮肤产生过敏现象。常见的触发因素有:化妆品、化学药品、紫外线、食物、花粉、螨、农药、化肥、灰尘、动物皮毛、洗涤剂、染发剂、金属饰品、抗生素等。
敏感性皮肤作为一种问题性皮肤,任何肤质中都可能有敏感性肌肤。敏感性皮肤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个体与触发元素接触的数分钟内出现的不适症状,不适症状主要涉及触物感痛(dysestheticsensations ),触物感痛是指在皮肤处感觉到或多或少的疼痛感觉,例如刺痛、麻刺感、发痒或瘙痒、烧灼感、热烫感、不适感、绷紧感等。这些自觉症状多数在缺乏可视化学性征状如变红和脱皮下存在。目前已知,这些皮肤刺激和不耐受性反应尤其与通过表皮和真皮的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神经肽有关。
干性皮肤,皮脂分泌少,皮肤干燥、缺少光泽,最明显的迹象是皮肤粗糙,表面鳞片的出现。在感觉方面,干燥皮肤具有拉紧感和/ 或皮肤紧张感的特点。干性皮肤经常与皮肤锁水保湿功能水平低下有关。当干性问题和敏感问题并存时,皮肤恶化状态直线飙升,角质层薄而脆弱,皮肤锁水力差,即使频繁补水,往往也无济于事,反而易导致红斑、鳞屑等不适。
然而目前并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疗或预防敏感肌肤的方法。 CN 101254159A、CN 101380288A、CN 102665673 A等均提供了改善敏感肌肤的配方,然而并没有针对干性肌肤敏感问题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干性敏感肌肤的组合物,能有效改善皮肤的干燥和敏感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用于干性敏感肌肤的组合物,包括皮肤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水解甜杏仁蛋白、维生素E棕榈酸酯、谷胱甘肽、玉竹萃取液、曲克芦丁、山茶籽油;所述皮肤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神经干细胞裂解物。该组合物被命名为抗干肌液。
优选的,各组分用量配比为:皮肤干细胞培养上清液800-1500份、水解甜杏仁蛋白0.5-2.5份、维生素E棕榈酸酯2-10份、谷胱甘肽0.1-0.2份、玉竹萃取液0.05-0.2份、曲克芦丁0.001-0.005份、山茶籽油0.5-10份,以质量份数计。
所述神经干细胞裂解物是指神经干细胞破坏或溶解后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的释放后所获得的混合物。包括胞质部分、细胞壁部分和代谢产物等。优选的,所述细胞裂解采用冻融法;具体地,将神经干细胞置于液氮中冷却,35-40℃融解,重复3次以上;膜过滤收集过膜物,即得。所述膜采用300-500nm孔径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瑞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瑞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