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锈复合锅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3391.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方成;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8 | 分类号: | C23C8/38;C23C8/02;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锈 复合 加工 工艺 | ||
一种防锈复合锅的加工工艺,锅具有内层体和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为铁层;该内层体上设有防锈层,该防锈层通过离子渗氮方式形成于所述内层体的内表面上;所述防锈层加工的步骤如下:(1)内层体表面采用抛光或砂光处理,使内层体表面形成光滑表面;(2)对锅进行超声波清洗;(3)将锅置入真空处理设备内,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气体,避免对工作环境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实现环保;无需专门配备防污染的设备进行处理,进而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离子氮化在高于380℃的温度下就可进行,有效避免了铁层与复合层的分离现象,避免对锅的结构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锈复合锅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铁锅是人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炊具,因其在炊具使用中能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二价铁,补充人体所必须的铁元素,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解决铁锅易生锈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氮化氧化工艺对铁锅进行防锈处理。但该种方式下,通常需要在580-620℃的温度下进行加工,复合铁锅的铁层和复合层之间将出现分离的情况,导致锅无法使用。其次,该种处理方式为依靠化学反应实现,反应过程中容易出现有害物质或气体,进而在工作时需要配备防污染的特殊设备,不仅设备投入成本大,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锅复合层不易脱离、节能环保的防锈复合锅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锈复合锅的加工工艺,锅具有内层体和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为铁层;该内层体上设有防锈层,该防锈层通过离子渗氮方式形成于所述内层体的内表面上;所述防锈层加工的步骤如下:
(1)内层体表面采用抛光或砂光处理,使内层体表面形成光滑表面;
(2)对锅进行超声波清洗;
(3)将锅置入真空处理设备内,进行离子渗氮处理。
本发明采用离子渗氮技术对复合铁锅表面进行氮化防锈处理,相较传统热化学氮化的方式而言,避免了化学反应的发生,直接利用氮离子对锅进行氮化处理,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气体,避免对工作环境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实现环保;且无需专门配备防污染的设备进行处理,进而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其次,离子氮化在高于380℃的温度下就可进行,进而避免了反应过程中锅持续处于过高的温度下,进而铁层与复合层之间不会出现分离的情况,避免对锅的结构造成影响,降低锅报废率,提高生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渗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以30-50℃/h的速度将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升温至300-340℃,保温1-2h;
b.控制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380-400℃,保温4-6h;
c.以20-25℃/h的速度将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降低至200-250℃,保温1-2h;之后将锅出炉,自然冷却。
将绝大多数的反应实现维持在了380-400℃之间,无论复合层采用铝材、铜材、钢材等材质中的哪种,在400℃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反应,均不会出现与铁层分离的情况;从而该温度区间下,既能保证实现良好的氮化效果,又能保证复合锅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和b之间具有以下步骤:
S1:第一升温阶段:以40-55℃/h的速度将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升温至480-520℃,保温0.6-0.8h;
S2:第一降温阶段:以25-35℃/h的速度将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降低至380-400℃,保温2-3h;
S3:第二升温阶段:以35-40℃/h的速度将真空处理设备内温度升温至520-540℃,保温0.8-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