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诊疗一体宫颈病变光动力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7077.1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阴慧娟;李迎新;杨基春;张建;黄河;董晓曦;吴金鹏;孙美秀;李宏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5/00;A61B5/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 光动力治疗系统 透镜 成像透镜 宫颈病变 同轴光路 成像CCD 反射率 机械臂 可折叠 探头 仿形 模组 三维 诊疗 光纤耦合激光器 功率检测探头 红外测温探头 光动力治疗 光斑 边缘检测 病灶图像 病灶形状 功率检测 实时检测 依次设置 导光罩 可控的 右侧面 病灶 采集 图像 计算机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疗一体宫颈病变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三维机械臂,三维机械臂上沿水平同轴光路依次设置成像CCD探头、45°400nm反射镜、反射率95%的45°630nm可折叠反射镜、成像透镜模组和导光罩;45°400nm反射镜前侧设置400nm透镜和400nm光纤耦合激光器;反射率95%的45°630nm可折叠反射镜前侧设置630nm LED仿形阵列,后侧设置功率检测透镜和功率检测探头;成像透镜模组右侧面设置红外测温探头。本发明采用同轴光路实现病灶形状、分布、尺寸的实时检测与实时可控的光动力治疗,使用成像CCD探头采集病灶图像,计算机进行图像的边缘检测,控制630nm LED仿形阵列发出与病灶相同的光斑,实现精准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诊疗一体宫颈病变光动力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是子宫颈的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瘤,近年来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以及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治疗方法极易对生殖功能造成损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光动力学方法治疗宫颈病变由此应运而生。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原理是光敏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在一段时间里会在靶组织中形成相对高浓度的积聚,此时用630nm波长光照射肿瘤组织,将激活其中的光敏剂分子,在肿瘤组织内引发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进而和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光动力荧光检测,又称光动力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其原理是利用光敏剂的荧光特性对肿瘤进行诊断,具体为:当富集在宫颈肿瘤组织中的光敏剂接受400nm波长的激光照射时,组织会发出波长较长的激发荧光,此现象称为光敏剂的荧光效应,通过对激发荧光的范围和强度进行监测,即可得知肿瘤组织的分布与密集情况,便于下一步给与精准治疗。
光动力诊断结合光动力治疗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准确确定肿瘤组织的边界与范围,还可以实时监测治疗过程,实现精准光动力治疗。治疗光斑与肿瘤组织匹配度越高,治疗光对周围组织的正常组织伤害越小。
现有方案是在宫颈病变的光动力治疗中,可以采用光动力荧光诊断的方法确定病变位置与形状,再采用光动力治疗装置,选取合适的光斑(通常为圆形)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该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光动力诊断和光动力治疗是分开进行的,而人体运动等原因会使肿瘤组织位置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2)现有光动力治疗采用的技术大多是基于圆形光斑照射,为了覆盖所有病患位置,通常会照射到一些正常组织,且光斑存在中心光功率高,边缘光功率低的问题。
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光动力诊疗一体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现有的腔道内光动力诊疗系统,如:专利CN201120284519.9、CN201020600399.4、CN201120220042.3、CN201710219702.2、CN201710219692.2。该类技术主要基于内镜系统,在内镜管路中布置荧光激发光路、照明光路、成像光路、治疗光路等。系统在工作时,需要在各光路间进行切换,控制系统复杂;各光路间属于平行布置,形成旁轴光路系统,导致诊断荧光和治疗光之间容易出现误差,影响精准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系统、以及信息提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