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2847.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刘波;汤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H03M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量编码器 信号干扰 控制性能 脉冲干扰 脉冲 校正 电机 芯片 智能 检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该方法基于芯片TMS320F28335来实现,使得对于Z脉冲干扰和丢失的判断更智能、方便、快捷,使Z脉冲的校正和丢失检查更为方便,提高了增量编码器的计数精度,使电机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
背景技术
实际伺服系统的应用场合通常现场环境恶劣、电磁干扰严重,由于增量正交脉冲编码器无记忆功能,且光电码盘精度高,对干扰敏感,往往使编码器测量产生偏差,长时间会造成误差累积,影响转子位置测量精度,导致电机控制性能变差。
目前大部分都是在软件中对Z脉冲的干扰和丢失进行处理,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前大部分是使用定时器和DSP中的捕获单元(CAP)。对于出现的干扰,现有技术中的做法大部分也都是在电气连接上进行改善,具体如下:
(1)接地线应尽量粗,一般应大于φ3。
(2)与编码器相连的电机等设备,应接地良好,不要有静电。
(3)配线时应采用屏蔽电缆。
(4)开机前,应仔细检查,产品说明书与编码器型号是否相符,接线是否正确。
(5)长距离传输时,应考虑信号衰减因素,选用输出阻抗低,抗干扰能力强的输出方式。
(6)避免在强电磁波环境中使用。
(7)防止设置场所、安装场所有振动。
(8)为了避免感应噪声等,要尽量用最短距离配线,向集成电路输入时,特别需要注意。
但是,电气连接上的防干扰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并不能真正消除Z脉冲的干扰和丢失,使用定时器和DSP中的捕获单元(CAP)消除Z脉冲的,程序较为复杂,占用CPU资源多。同时我们还需在软件上进行Z脉冲干扰和丢失的处理,使增量编码器计数更精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了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利用Z脉冲对码盘信号进行校正,并可对Z信号的丢失进行检测,从而提高编码器角度测量的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步骤如下:
(1)在Z脉冲正确到来的位置设定一个范围;
(2)使能Z脉冲事件发生中断;
(3)判断电机位置计数是否大于一圈脉冲的数,若否,则判断Z脉冲丢失;若是,则进入步骤(4);
(4)判断Z脉冲事件中断是否发生,若否,则将电机位置计数清零,结束;若是,则进入步骤(5);
(5)判断电机位置计数值是否在范围内,若是,则则将电机位置计数清零,结束;若否,则将电机位置计数值与校正位置值相加,并跳转至步骤(4)。
优选地,步骤(1)中的范围是正负3度。
优选地,步骤(3)中判断出Z脉冲丢失后,应当停机报警。
优选地,步骤(5)中的校正位置值提前预设,或者实时设置。
优选地,该方法基于芯片TMS320F28335来实现。
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消除增量编码器Z信号干扰和丢失方法,使得对于Z脉冲干扰和丢失的判断更智能、方便、快捷,并且TMS320F28335特有的QEP模块,使Z脉冲的校正和丢失检查更为方便,提高了增量编码器的计数精度,使电机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