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通路离焦差异的瞬时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475.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宇;吴元昊;高昕;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路 差异 瞬时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通路离焦差异的瞬时成像系统,利用分光镜组进行分光,能够在多个已知差异下瞬时拍摄出足够多的图像序列,以作为图像数据重构处理的需要,并用多个时刻的图像序列作为输入,再利用相位差异散斑算法,得到恢复后的清晰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通路离焦差异的瞬时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成像光路中,利用分光镜将光束分为两路,用两台相机分别成像,形成一个时刻的图像对儿,并用多个时刻的图像对儿作为输入,再利用相位差异散斑算法,得到恢复后的清晰图像。
由于在实际中需要用多个时刻所拍摄的图像对儿,此时如果观测目标为高速运动目标,姿态变化剧烈,那么各个时刻的目标姿态都在变化,即各个时刻所对应的理想图像不同,那么此时就无法把这些数据融合使用,因此,针对此种应用场景,必须在多个已知差异下瞬时拍摄出足够的图像序列,作为图像数据重构处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多通路离焦差异的瞬时成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瞬时成像系统中无法拍摄出足够多的图像序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通路离焦差异的瞬时成像系统,包括:
包括望远镜、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三分光镜、第四分光镜、第五分光镜、第六分光镜、第七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一成像透镜、第二成像透镜、第三成像透镜、第四成像透镜、第五成像透镜、第六成像透镜、第七成像透镜、第八成像透镜、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及计算机,其中:
沿所述望远镜出射的光束经所述第一分光镜后形成第一反射光束及第一透射光束,所述第一透射光束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形成第二反射光束及第二透射光束,所述第二透射光束经所述第三分光镜后形成第三透射光束及第三反射光束,所述第三透射光束经所述第一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一相机采集形成第一图像;
所述第三反射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进入所述第二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二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二相机采集形成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反射光束经所述第四分光镜后形成的反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三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三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三相机采集形成第三图像;
所述第二反射光束经所述第四分光镜后形成的透射光束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进入所述第四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四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四相机采集形成第四图像;
所述第一反射光束经所述第五分光镜后形成的反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六分光镜,其中经所述第六分光镜透射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五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五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五相机采集形成第五图像;
所述第一反射光束经所述第五分光镜后形成的反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六分光镜,其中经所述第六分光镜反射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三反射镜,再经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后进入所述第六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六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六相机采集形成第六图像;
所述第一反射光束经所述第五分光镜后形成的透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七分光镜,其中经所述第七分光镜反射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七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七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七相机采集形成第七图像;
所述第一反射光束经所述第五分光镜后形成的透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七分光镜,其中经所述第七分光镜透射的光束入射进入所述第四反射镜,再经所述第四反射镜反射后进入所述第八成像透镜,并经所述第八成像透镜聚焦后被所述第八相机采集形成第八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