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亮锡镍合金的镀液和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9854.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万传云;刘喜亚;何爱芝;彭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澳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60 | 分类号: | C25D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液 电镀工艺 辅助络合剂 光亮锡 镍合金 预处理 锡镍合金镀层 阴极 摩尔浓度比 成分稳定 焦磷酸钾 柠檬酸胺 去离子水 三乙醇胺 混合物 铜表面 电镀 镀层 镍盐 施镀 铜片 锡盐 添加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亮锡镍合金的镀液和电镀工艺。本发明的镀液由焦磷酸钾、镍盐、锡盐、辅助络合剂、添加剂及去离子水组成;镀液中,P2O74‑的摩尔浓度和Sn2+与Ni2+的总摩尔浓度的比值为4:5~4:1;Sn2+和Ni2+的摩尔浓度比为1:10~12:5;Sn2+和Ni2+的总摩尔浓度0.1~0.6moL/L;辅助络合剂是柠檬酸胺和三乙醇胺形成的混合物。电镀工艺如下:将镀液的pH值调节到8~10,以经预处理的铜片作为阴极,在电流密度DK 0.3~5A/dm2,30‑60℃的条件下进行施镀,在铜表面得到锡镍合金镀层。本发明电镀电流密度范围宽、镀层成分稳定、镀液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亮锡镍合金的镀液和电镀工艺,属于电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铬具有光亮的金属光泽,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蚀性,在汽车、五金件等领域被广泛用作装饰性镀层和装饰性镀层。六价镀铬工艺具有腐蚀性强、对环境污染大的缺点,工艺的废水处理困难,在电镀行业被限制性应用。合金镀层往往具有比单金属更为优良的综合性能,锡镍镀层硬度介于镍、铬镀层之间,具有耐腐蚀、耐磨、抗氧化、经久不变色性等优良特性,被研究用作代铬镀层。
传统的锡镍合金电镀体系为氟化物体系和氰化物体系,这些镀液的工作温度高,镀液含有毒成分且镀液的腐蚀能力强,工艺的废水处理难度大,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大。所以,应用受到了限制。焦磷酸盐体系避免了上述弊端,具有分散能力、深镀能力好,操作温度较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良特性。
目前锡镍合金的焦磷酸盐型镀液亦存在一些缺点,如镀液稳定性不够好、配制镀液时金属盐溶解较困难、长时间使用镀液产生浑浊;镀液的电流工作范围较窄、镀层成分较难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亮锡镍合金的镀液和电镀工艺。本发明工艺能够电沉积出颜色呈光亮金属色的锡镍合金镀层,镀层可以用作代铬层。镀液具有工作电流密度范围宽、镀层成分稳定、镀液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亮锡镍合金的镀液,其由焦磷酸钾、镍盐、锡盐、辅助络合剂、添加剂及其去离子水组成;镀液中,P2O74的-摩尔浓度和Sn2+与Ni2+的总摩尔浓度的比值为4:5~4:1;Sn2+和Ni2+的摩尔浓度比为1:10~12:5;Sn 2+和Ni2+的总摩尔浓度为0.1~0.6moL/L;辅助络合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50g/L,辅助络合剂是柠檬酸胺和三乙醇胺形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添加剂为糖精,添加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1-5g/L。
本发明中,柠檬酸胺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2:1~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镀液的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用稀氨水或稀盐酸将镀液的pH值调节到8~10之间,然后将经预处理的铜片作为阴极,在电流密度DK为0.3~5A/dm2,温度为30-60℃的条件下进行施镀,最终在铜表面得到一层锡镍合金镀层。
本发明中,铜片依次进行除油、酸洗、抛光和活化的步骤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1.除油:在40℃的除油剂中浸泡2min,其原料配方如下(质量分数):
NaOH 15%、Na2CO3 1g/L、OP-10 2%,其余为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澳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澳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