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015.X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王小松;刘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H03M1/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差分 开关 电容 积分器 | ||
1.一种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包括:
运算放大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预定的增益与带宽的运算放大器;
开关电容单元,包括:
开关电容积分单元,跨接于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电容C0采样电荷的转移和积分,包括MOS开关Φ2及电容C1的串联支路,电容C3并联于上述支路,并且所述MOS开关Φ2及电容C1的连接处还连接:
MOS开关Φ1,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以及
部分正反馈电容C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相反极性的输出端上;
开关电容共模反馈单元,设置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为六开关四电容结构;
不交叠时钟产生单元,产生MOS开关的时钟信号;
其中,所述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为两个,所述电容C1为两个,其中所述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相反极性的输出端上包括:
第一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一端与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出端相连,保证所述第一部分正反馈电容C2小于所述第一电容C1;以及
第二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一端与第二电容C1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单元的负向输出端相连,保证所述第二部分正反馈电容C2小于所述第二电容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信号正负输入端Vin分别通过MOS开关Φ1及电容C0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MOS开关Φ2于MOS开关Φ1之后、电容C0之前连接正负输入端,信号正负输出端Vout通过MOS开关Φ2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所述不交叠时钟单元输入单个时钟Ckin后,不交叠时钟产生单元的输出作用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MOS开关Φ1和Φ2。
4.一种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包括:
运算放大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预定的增益与带宽的运算放大器;
开关电容单元,包括:
开关电容积分单元,跨接于电容C0、C4的连接处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0、C4依次连接于信号正负输入端Vin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开关电容积分单元用于电容C0采样电荷的转移和积分,包括MOS开关Φ4及电容C1的串联支路,MOS开关Φ1及电容C3的串联支路并联于上述支路,并且所述MOS开关Φ4及电容C1的连接处还连接:
MOS开关Φ3,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
MOS开关Φ1及部分正反馈电容C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相反极性的输出端上,以及
MOS开关Φ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电容C4的连接处;
开关电容共模反馈单元,设置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是典型的六开关四电容结构,用于保证大的输出摆幅;
不交叠时钟产生单元,产生MOS开关的时钟信号;
其中,所述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为两个,所述MOS开关Φ1为两个,所述电容C1为两个,其中所述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相反极性的输出端上包括:
第一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与第一MOS开关Φ1串联组成第一部分正反馈支路,该第一部分正反馈支路一端与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出端相连;以及
第二部分正反馈电容C2与第二MOS开关Φ1串联组成第二部分正反馈支路,该第二部分正反馈支路一端与第二电容C1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单元的负向输出端相连;
其中,所述电容C0为两个,所述电容C4为两个,其中所述电容C0、C4依次连接于信号正负输入端Vin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包括:
第一电容C0与第一电容C4依次串联组成第一电容输入支路,所述第一电容输入支路一端连接信号正输入端Vin,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
第二电容C0与第二电容C4依次串联组成第二电容输入支路,所述第二电容输入支路一端连接信号负输入端Vin,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其中,所述MOS开关Φ2为至少两个,则所述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电容C4的连接处包括:
第一MOS开关Φ2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C4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电容积分单元的一串联支路;
第二MOS开关Φ2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4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电容积分单元的另一串联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0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