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升降尾翼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8055.2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车咪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汽车升降 升降装置 安装件 收容槽 驱动组件 控制驱动组件 汽车尾部 相对安装 后盖 驱动 加装 升力 车速 出厂 路况 汽车 改装 体内 | ||
1.一种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一收容槽;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其包括驱动组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尾部,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尾翼本体相对所述安装件上升或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收容槽内;
丝杆,所述丝杆具有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
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套设在所述正向螺纹段上;
至少一个第一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丝母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件上;
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套设在所述反向螺纹段上;
至少一个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丝母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的顶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丝杆的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对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反向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正向螺纹段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反向螺纹段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一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丝杆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套设在所述正向螺纹段上,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丝母固定连接;
第三连动杆,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丝母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件上;
第四丝母,所述第四丝母套设在所述反向螺纹段上,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丝母固定连接;
第四连动杆,所述第四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四丝母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连动杆和第三连动杆的所述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动杆和第四连动杆的所述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两端,所述第三安装板用于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上。
9.一种升降尾翼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汽车升降尾翼,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CAN通信模块、OBD接头、升降驱动模块以及为上述各模块进行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升降驱动模块与所述汽车升降尾翼的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CAN通信模块和升降驱动模块连接,所述OBD接头与所述CAN通信模块连接,并用于插接到所述汽车上的OBD接口,以获取所述汽车的车速信息,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车速信息控制所述升降驱动模块来驱动所述升降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尾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组件根据所述汽车的车速控制所述尾翼本体的上升或下降;当所述汽车的车速大于V1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尾翼本体上升;当所述汽车的车速小于V2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尾翼本体下降,且所述V1大于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车咪云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车咪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0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