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夹板患处不同动作的智能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4448.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圣文;张钦;陈自强;黄海铨;姜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A61B5/11;G06N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夹板 患处 不同 动作 智能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夹板患处不同动作的智能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设计压力检测装置;2)采集压力信号、传输与存储;3)压力信号标准化;4)对采集的三通道信号进行RGB转换;5)构建并训练深度学习模型;6)检测、转换、输入新数据并得到识别结果;7)统计、输出结果及预警。本发明采用三个气垫和相应三个压力传感器,设计可以动态检测患处不同位置压力的医用夹板,通过运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压力变化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快速、准确、自动地识别夹板松紧度变化及患处不同类型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理信号检测与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医用夹板患处不同动作的智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骨折处进行固定,通常使用固定夹板。现有的医用固定板,骨折患者佩戴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夹板会发生移动、松动或过紧情况,但骨折患者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医生也无法实时监控或及时获知患处夹板的松紧变化,往往导致骨折患者的恢复进度延缓,甚至会加深骨折病人的创伤程度(如错位、红肿发炎),增加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此外,骨折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通常会要求其每天做一定量的有规律的训练动作(如:握松拳、局部伸展),禁止做一些不利于康复的动作(如旋腕,大幅度运动),主治医生迫切需要及时获知患者的状况,以便及时干预并给予指导。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这种夹板固定术,在以下方面存在重要不足:
(1)夹板固定、松紧完全凭借医生的个人经验,无统一的标准;
(2)患者在康复期间,夹板出现松动或过紧、错位时,患者往往疏忽或发现不及时,待感觉异常时,往往为时已晚;
(3)患者康复阶段,主治医生无法及时获知患者的康复状况与动态,是否按照医嘱进行必须的康复运动,避免有损康复的运动,主治医生或家人不能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因此,研制一种实时、精确地检测患处压力的装置,准确识别患者动作、及时预警,对实现患者康复状况的实时监测与干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医用夹板患处不同动作的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通过检测患处的压力及其变化,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夹板松紧度变化及患处不同类型的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夹板患处不同动作的智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能够动态检测患处不同位置压力的医用夹板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医用夹板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夹板、单片机及其外围系统、三个压力气垫、三个压力传感器、三根连接管,所述三个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相连,所述三个压力气垫内置于夹板内,并分布于夹板的上、下和侧面,且每个压力气垫通过连接管分别对应连接一个传感器,通过对压力变化进行分析,自动识别患处不同动作;
2)模拟患者患处的不同类型动作,利用单片机采集不同动作产生的压力信号,并传输到处理端存储,包括以下步骤:
2.1)佩带夹板于手腕患处,模拟患者患处的不同类型动作;
2.2)采集握松拳、局部伸展、抬腕、压腕、旋腕这些不同动作,利用单片机采集压力信号,并传输到处理端存储,其中假定采集的三个通道压力信号分别用PR,PG和PB表示;
3)将三个通道压力信号标准化到0-255范围;其中的标准化是通过公式转换实现,运用如下公式:
式中,PN、P、Pmin和Pmax分别表示标准化后的压力信号、原压力信号及其最小值、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