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4582.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秋烨;梁涛;潘俊文;杨宇;潘春华;刘长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流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1/12;A61P1/00;A61K35/64;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泻 穴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其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由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生姜、荔枝蜜制成,其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八角茴香3‑6份、小茴香3‑6份、肉桂3‑6份、吴茱萸3‑6份、五倍子3‑6份、生姜5‑10份以及荔枝蜜5‑10份。本发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相互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减轻药物偏性,提高疗效,有效成份易于透皮向体内渗透吸收,对穴位刺激性较强,有利于发挥药效,原料丰富,方法简单,易生产,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结肠炎腹泻,减轻病人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尤其涉及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腹泻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范围,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或泻出如水样为主的病证。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常见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劳倦伤脾等证型 ,对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以“大便溏泻或进食后易腹泻、喜温喜热、遇寒加重、四肢较冷,食欲不振”为主症的脾胃虚寒阳气虚衰虚寒性腹泻,内服中药煎药麻烦、携带不方便,因此,治疗方式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理渝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古老外治方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依据,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将药物贴敷于特定腧穴,使药物经腧穴渗透进入人体,由经络血脉透达全身;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并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局部刺激以及经络传导,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可有效解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结肠炎腹泻的外用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由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生姜、荔枝蜜制成。
进一步地,其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由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生姜、荔枝蜜制成,其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八角茴香3-6份、小茴香3-6份、肉桂3-6份、吴茱萸3-6份、五倍子3-6份、生姜5-10份以及荔枝蜜5-10份。
作为优选,其组成成分分的质量份数为:八角茴香4份、小茴香4份、肉桂4份、吴茱萸6份、五倍子6份、生姜5份以及荔枝蜜8份。
作为优选,其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为:八角茴香3份、小茴香3份、肉桂4份、吴茱萸5份、五倍子5份、生姜5份以及荔枝蜜8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温中止泻的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制药粉:将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混合,粉碎成0.106mm以下的粉末;粉末密封备用;
2)制汁:用榨汁机将生姜榨汁,制成生姜汁;
3)制药泥:将步骤1)粉末与步骤2)生姜汁、荔枝蜜混合均匀,调制成药泥;
4)制贴:取步骤3)药泥置入医用胶贴的储药位置或者将药泥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即制备完成。
所述步骤2)中的粉末、生姜汁以及荔枝蜜配比是15~25:3~6:3~6。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粉末、生姜汁以及荔枝蜜配比是20:5: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每贴药泥用量为5-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流市中医院,未经北流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活性提高的酸性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智能羽毛球发球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