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智能充电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820.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奕杰;赵明宇;石进永;王拓;王旗;赵阳;张曌;孙广明;王刚;汪映辉;颜盛军;王冬;张高阳;李浩;柯慧敏;李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B60L11/18;G08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姚兰兰;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充放电 运行管理系统 储能组件 电动汽车 智能充电 智能充放电机 智能辅助系统 充放电系统 多层停车库 自动化控制 车位监测 电网经济 高效运行 管理系统 光伏组件 控制管理 能量优化 能源效率 停车库位 优化配置 一体化 控制光 停车 终端 智能 能源 汽车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智能充电塔,包括充电塔、储能组件以及充电塔运行管理系统,在充电塔内设有多层停车库位,在停车库位上设有交流充放电桩、直流智能充放电机以及车位监测终端;在充电塔的顶部还设有光伏组件;所充电塔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充放电系统,用于控制管理汽车的充放电;能量优化管理系统,用于控制光伏组件充电以及储能组件的充放电;智能辅助系统,用于充电塔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停车充电的引导,本发明实现了能源的优化配置与消纳、能源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智能充电塔。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越来越严重,治理汽车尾气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目前,治理汽车尾气的最根本和最终的途径是改变汽车的动力,即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充电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为响应国家、地方促进发能源汽车发展的号召, 提出基于能源互联网,实现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的电动汽车充电塔设计建设理念。
充电塔作为一种新事物已经逐步走入市场,然而其在经济高效性,服务多样性以及灵活互动方面仍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智能充电塔,能够在给汽车充电的同时通过综合协调与控制各系统运行,响应网荷互动进行精准负荷控制,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与消纳、能源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智能充电塔,硬件部分包括充电塔、储能组件,在充电塔内设有多层停车库位,在停车库位上设有交流充放电桩、直流智能充放电机以及车位监测终端;在充电塔的顶部还设有光伏组件;软件部分包括充电塔运行管理系统;
所充电塔运行管理系统包括:
充放电系统,用于控制管理汽车的充放电;
能量优化管理系统,用于控制光伏组件充电以及储能组件的充放电;
智能辅助系统,用于充电塔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停车充电的引导。
进一步的,所述能量优化管理系统包括光伏监控系统和储能监控系统;光伏监控系统用于控制光伏组件给储能系统以及车载电池充电;储能监控系统用于控制储能电池组件给车载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太阳电池、光伏逆变器、汇流箱以及低压并网柜;储能组件包括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辅助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停车充电引导系统;
所述楼宇自动化系统用于对充电塔内部进行楼宇自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以及门禁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充电引导系统包括充电塔出入管理系统、导引指示系统以及停车运行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运行管理系统包括:
负荷监控模块,通过计量装置与后台系统双向数据交换,获取充电塔各层用电负荷实时数据;
充电监控模块,通过与车联网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交换,获取充电塔内各充电设备的充电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