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味汁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6970.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柯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杠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A23L27/60;A23L29/212;A23L29/2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味汁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的一种调味汁的加工工艺,采用黄原胶代替传统勾芡用生粉及淀粉可有效解决汤汁泻汁质量问题,大大提升产品质量。如菜肴汤汁泻汁菜品在速冻过程中会出现内容物冻空现象,且产品加热出餐后无光泽,口感差,汤汤水水,无卖相。本发明采用黄原胶作为增稠剂,具有添加比例少、质量稳定等特点,且可降低生产过程中加热等生产能耗,相对于使用淀粉勾芡,使用黄原胶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味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菜肴烹饪勾芡主要使用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麦类淀粉,菱、藕淀粉等。速冻熟制菜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需要,汤汁需要单独生产,而汤汁中含有大量食用油、食盐、酿造酱油、辣椒酱等成分复杂,汤汁且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降温速度慢。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等传统淀粉以及工业化生产土豆变性淀粉、醋酸酯双淀粉等改性淀粉等由于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淀粉糊化后稳定性差,糊化后的淀粉不能充分包裹油汁,易出现批量性泻汁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现在速冻熟制菜肴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味汁的加工工艺,可解决传统淀粉及变形淀粉用于汤汁勾芡后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味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按照配料表称取食用油、辣椒酱、番茄酱、生姜末、蒜子末、辣椒粉、食醋、老抽酱油、白糖、鸡粉、豆瓣酱、海鲜汁及五香粉及黄原胶;
步骤二:炒料;炒锅烧热,加热配料中的食用油,待油温烧热加入生姜末、蒜子末炒香,再加入辣椒酱、番茄酱炒香,加入辣椒粉炒出红油后关火;
步骤三:调味;将步骤二中炒制后香料取出加入桶车内,桶车先称量记重;
步骤四:定量;称取开水将汤汁进行称重定量,定到汤汁所需总重;
步骤五:增稠;使用干燥容器将黄原胶与白糖、鸡粉充分混匀,在汤汁油层中缓慢均匀撒入黄原胶、白糖、鸡粉混合物,不可结团,撒完后将汤汁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
步骤六:检验;增稠后的汤汁检验合格后用于成品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食用油为大豆油、花生油或食用调和油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油温烧至1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还包括称量计重后加入称好的豆瓣酱、老抽酱油、海鲜汁充分搅拌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所述开水为8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还包括每隔8分钟充分搅拌一次,至常温20分钟后油可与汤汁完全融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还包括包装前加入食醋搅拌均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调味汁的加工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黄原胶代替传统勾芡用生粉及淀粉可有效解决汤汁泻汁质量问题,大大提升产品质量。如菜肴汤汁泻汁菜品在速冻过程中会出现内容物冻空现象,且产品加热出餐后无光泽,口感差,汤汤水水,无卖相。
2.黄原胶在汤汁不加热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糊化,且糊化后效果稳定。传统的勾芡方法必须加热才能将淀粉糊化,使用黄原胶可降低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3.黄原胶温度耐受范围广,质量稳定。黄原胶在-38℃速冻及100℃煮至过程中糊化状态稳定,无分解现象。传统淀粉速冻再次高温加热后易出现泻汁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杠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杠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的减震垫圈
- 下一篇:自动变速箱阀体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