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929.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地源;盛杰;张金柱;任方华;张安;梁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336 | 分类号: | C01B32/336;C01B32/194;C01B32/184;C01B32/168;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多孔炭 制备 石墨烯材料 导电性能 综合性能 比电容 制备方法工艺 电子元器件 复合炭材料 后处理 水热反应 炭化料 添加量 活化 应用 团聚 污染 | ||
1.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配制炭化料、石墨烯材料和还原剂的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复合炭材料;
b.复合炭材料经活化及后处理,得到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料是由碳前驱体炭化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包括酚醛树脂、葡萄糖、聚丙烯腈和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酚醛树脂;
可选地,所述碳前驱体经固化粉碎后进行炭化;
可选地,所述炭化温度为500℃-600℃,优选为550℃-600℃,进一步优选为550℃;
可选地,所述炭化时间为2h以上,优选为2-4h,进一步优选为2h;
可选地,所述炭化过程的升温速率为5℃/min以上,优选为5-10℃/min,进一步优选为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氧化石墨烯和/或石墨烯衍生物,进一步优选包括氧化石墨烯;
可选地,所述还原剂包括无机还原剂和有机还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L-抗坏血酸、水合肼、柠檬酸钠、连二亚硫酸钠、碘化氢、偏磷酸钠、二氧化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水合肼、L-抗坏血酸和碘化氢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炭化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0;
可选地,所述炭化料、石墨烯材料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00:0.01-50:0.01-100,优选为100:0.1-20:0.1-20,进一步优选为100:1-10:1-10;
可选地,所述水热反应所用容器的体积填充度为80%以下,优选为60%-80%;
可选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以上,优选为120-180℃,进一步优选为180℃;
可选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h以上,优选为2-24h,进一步优选为4-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石墨烯材料配制成石墨烯材料溶液;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石墨烯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石墨烯材料溶液;
可选地,所述超声功率为1000kW以上,优选为1000-3000kW;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溶液的浓度为0.1wt%-1.5wt%,优选为0.5wt%-1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溶液中还可以加入碳纳米管;
可选地,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01-1,优选为1:0.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活化条件为将复合炭材料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至800~1000℃,优选保护性气氛下升温至800℃,然后通入水蒸气恒温处理;
可选地,所述保护性气氛为惰性气氛,优选包括氦气气氛、氩气气氛、氮气气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活化的时间为2h以上,优选为2-4h,进一步优选为2h;
可选地,所述活化过程的升温速率为5℃/min以上,优选为5-10℃/min,进一步优选为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