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912.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定军;赵文锦;吴彦飞;张国庆;马应霞;陈振斌;何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1/02 | 分类号: | B27N1/02;B27N3/00;B27N3/02;B27N3/08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人造板 玉米秸秆 长条带 制备 乙二醇溶液 秸秆碎片 烘烤 十二烷基硫酸钠 凹凸棒土粉末 硅烷偶联剂 聚丙烯酰胺 等长切断 快速搅拌 烤箱 水泡 带表面 热压机 浆料 捞出 沥干 热压 施胶 涂覆 霉变 火烧 喷洒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粉碎后的秸秆碎片加入到乙二醇溶液中,在乙二醇溶液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凹凸棒土粉末,快速搅拌30~60min;将秸秆碎片捞出沥干后铺成厚度为0.5~1mm的长条带,将该长条带通过烤箱,在80℃温度下烘烤2~3min;将烘烤后的长条带按规格尺寸进行等长切断后,在切断后的各条带表面涂覆或者喷洒施胶浆料,静置20~30min,将各条带叠成厚度为10~20mm后的初级板材;将初级板材置于热压机内,在温度为142~156℃,压力为40~42MPa下进行热压40~52s/mm,得到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本发明的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强度高,耐水泡、火烧和霉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中、高密度纤维板、饰面板和强化地板,主要原材料都是木材。木材资源有限,导致加工出来的板材的成本大幅增加。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类剩余物达到10亿多吨,这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但是,大量的秸秆由于没有循环利用,在农田中被直接焚烧,既造成空气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农田质量下降,同时也是极大的浪费。
将秸秆制作成人造板能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秸秆人造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气干秸秆、除杂、切断、风选(吹出髓心)、装罐、高压气蒸、喷爆、细碎、喷胶、烘干、铺装、预压、热压、齐边等等步骤,操作十分繁琐,导致制作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秸秆人造板操作繁琐、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粉碎后的秸秆碎片加入到乙二醇溶液中,在乙二醇溶液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凹凸棒土粉末,快速搅拌30~60min;其中,所述秸秆碎片、乙二醇、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凹凸棒土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200~300)ml:(2~3)ml:(6~8)ml:(1~2)ml:(4~5)g;
(2)将步骤(1)中的秸秆碎片捞出沥干后铺成厚度为0.5~1mm的长条带,将该长条带通过烤箱,在80℃温度下烘烤2~3min;
(3)将步骤(2)中烘烤后的长条带按规格尺寸进行等长切断后,在切断后的各条带表面涂覆或者喷洒施胶浆料,静置20~30min,将各条带叠成厚度为10~20mm后的初级板材;
(4)将初级板材置于热压机内,在温度为142~156℃,压力为40~42MPa下进行热压40~52s/mm,得到玉米秸秆复合人造板。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秸秆碎片、乙二醇、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凹凸棒土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250ml:2ml:7ml:1ml:4g。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施胶浆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份:胶黏剂10~15份、固化剂0.6~1.2份、交联剂2~4份、促进剂0.1~0.3份。
优选地,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份:丁苯胶乳10份、丙酮2~3份、聚乙烯醇2~3份、戊二酸二甲酯10~16份;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固化剂为二乙胺基丙胺;所述促进剂为无色钴。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施胶浆料还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份:防水剂0.5~0.8份、阻燃剂0.6~0.8份、抑烟剂0.5~0.6份。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组分:铝酸钴35~45份、磷酸三苯酯12~20份、氯化镁8~16份、氯化钾14~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