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710.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贾钊;赵炆兼;马祥柱;张国庆;陈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婷婷;王宝筠 |
地址: | 22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分流 垂直 结构 led 芯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钝化层;位于钝化层上的LED外延结构;第一电极与LED外延结构朝向钝化层的表面欧姆接触,且位于LED外延结构的第二区域,第一电极与衬底之间绝缘;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LED外延结构背离钝化层的表面欧姆接触。本发明中在芯片的衬底和LED外延结构之间插入一层钝化层,且将第一电极与衬底分开设置,从而使得衬底中不再通过电流,仅用于散热,也即将LED芯片的散热路径和电流路径分开为独立的两个路径,以便于衬底对热量进行散发,从而降低了LED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节能光源,随着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效率的不断提高,LED能够取代白炽灯的地位。LED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背光、液晶显示屏背光、信号灯、建筑景观、特殊照明等领域,并日益向普通照明、汽车照明等领域拓展。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垂直结构LED芯片,所述LED芯片通常包括衬底01、位于衬底01上的LED外延结构,所述LED外延结构包括N型半导体层02、多量子阱层03、P型半导体层04、第一电极05和第二电极06,其中第一电极05与N型半导体层02欧姆接触,第二电极06与P型半导体层04欧姆接触,通过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加电压,使得LED发光。
随着LED照明产品功率与光效的提高,LED对器件可靠性与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垂直结构LED芯片的散热效率较低,造成LED器件的可靠性较低,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结构LED芯片的散热效率较低,造成LED器件的可靠性较低,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钝化层;
位于所述钝化层上的LED外延结构,其中,所述LED外延结构在其所在平面内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衬底和所述钝化层在所述LED外延结构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LED外延结构朝向所述钝化层的表面欧姆接触,且位于所述LED外延结构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衬底之间绝缘;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LED外延结构背离所述钝化层的表面欧姆接触。
优选地,所述衬底位于所述LED外延结构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围绕所述衬底。
优选地,所述衬底位于所述LED外延结构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分别位于所述衬底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并排设置在所述LED外延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衬底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为倒装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形成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所述热电分流垂直结构LED芯片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在所述第一衬底上形成LED外延结构,所述LED外延结构在其所在平面内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二衬底上形成钝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