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切面点云的粘连围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8068.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波;袁蓉;徐律;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姜晓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切面 粘连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服装定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切面点云的粘连围度测量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体感采集设备采集人体三维的RGB‑D格式的点云集,将待测围度的位置投影到XOZ平面上,得到待测围度曲线;步骤二、利用曲率搜索法,获得所述待测围度曲线的所有的待检测拐点,并筛选出所有的真拐点;步骤三、对所有的真拐点进行连接判断,去除粘连部,计算实际围度值L。本发明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可实现快速精确测量,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定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切面点云的粘连围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装制衣领域,目前人体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手工式和非接触式,手工式是指利用皮尺等丈量工具,按照一定的丈量规则对人体的各部分参数进行测量,这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工具简易,但测量时间长,效率低下,并且测量双方会有身体接触的尴尬。非接触式测量是指利用光学扫描,摄像机成像的方法来获得被测量人体的数据,具有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测量设备造价高,目前使用并未普及。主要有莫尔条纹法、激光测量法、白光相位法、红外线测量法和立体摄像测量法。
现在人体尺寸和形体测量中的挑战性问题是三维人体点云数据的处理,尤其人体特征界标的确定、体型分析与比较等技术。关于人体特征界标的找取算法,最早出现的是1998年由Clemson大学的Roy P.Parges提出了半自动提取人体特征点的算法,扫描前手动标出特征点,然后再自动提取这些突出点;之后,提出了改进的半自动提取算法,利用彩色CCD采取RGB信息,人体特征点可利用三维点云数据的彩色信息得到,该算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差,但不适合大型测量,可作为校验用;2000年Buxton提出利用人体轮廓的几何信息,如进行人体表面和曲线拟合等算法后再根据人体体型进行找取特征点,国内也于2005年也是根据曲线拟合找取人体特征点,但该算法复杂、费时;Allen,Curless于2003年提出了模板映射方法,该算法实用性差,需要有复杂的三维人体数据库。相比较而言,国内对人体特征点找取算法的研究较少。东华大学、中科院、重庆大学、浙江大学等因为其他研究需要对人体特征点的找取算法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基本是基于三维重建后的人体模型,测得值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切面点云的粘连围度测量方法,借助体感采集设备采集需要测量的人体三维RGB-D格式的点云集,利用曲率搜索法获得所有的真拐点,通过对真拐点进行连接判断,去除粘连部,从而可以计算待测围度值。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切面点云的粘连围度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一、根据体感采集设备采集人体三维的RGB-D格式的点云集,将待测围度的位置投影到XOZ平面上,得到待测围度曲线;
步骤二、利用曲率搜索法,获得所述待测围度曲线的所有的待检测拐点,并筛选出所有的真拐点;
步骤三、对所有的真拐点进行连接判断,去除粘连部,计算实际围度值L。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曲率搜索法包括:
步骤Ⅰ、取所述待测围度曲线的任一点P(xi,zi),其中,i=1,2,3...n,截取指定长度的两个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8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