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磁感应滚轮的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5485.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江玖霖;简铭宏;林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滚轮 触控笔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磁感应滚轮的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该触控笔的笔杆一侧设有触控笔头、另一侧设有笔盖,笔杆内部具有中空状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形成有透孔向外贯通,则供旋转滚轮组装于笔杆的容置空间内且对位于透孔处,且旋转滚轮两侧凸设的中心轴即延伸抵持于笔杆的容置空间两侧的触控笔头、笔盖处,于中心轴上设有具S磁极、N磁极的磁性元件,相对磁性元件周边位置于笔杆的容置空间内壁面设有一磁感应元件,则该磁感应元件上的两个侦测点与磁性元件形成磁感应,达到方便操作触控笔操控预设电子装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磁感应滚轮的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尤指可操作旋转滚轮进行预设电子装置屏幕页面浏览的触控笔,于笔杆内部容置空间组装旋转滚轮及一磁感应元件,供磁感应元件上两个侦测点与旋转滚轮的中心轴上的磁性元件形成磁感应,达到通过笔杆一侧触控笔头操控预设电子装置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进步,除了可供室内操作、应用的电子、电气产品之外,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因方便携带应用,更是成为近年来最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不仅获得年轻世代的青睐,就连少年、中年、老年等各世代亦相当盛行,几乎也达到人手一机的程度,其中尤以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更受到不分年龄层的欢迎,并于时下社会环境中经常可见低头族、长时间操作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但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屏幕大多为触控式操作应用,则必须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在屏幕上进行滑移、点触等,以进行屏幕页面的浏览、换页等操作,但是,用户手指在电子装置屏幕上的触控面积较大,在进行滑移、点触等作业时,经常一次滑移好几个页面,无法精准操控页面进行浏览或换页,以致使用者必须经常重复上、下滑移才可以找到欲浏览的页面,导致操作电子装置屏幕不便。
而有些电子装置附有屏幕用的智能型触控笔,可供使用者利用智能型触控笔的笔头点触电子装置的屏幕作操控,且现今智能型触控笔都趋于多功能设计,对智能型触控笔的设计要求新增更多的控制元件,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实时地去任意移动光标位置或变换窗口画面等操作模式。然而,增添控制元件数量会渐渐使触控笔机构内的各元件关系趋于复杂,最终结果将反映在智能型触控笔的体积变化。
目前可供电子装置应用的智能型触控笔,似乎很容易发现许多款式触控笔的笔身粗细及尺寸等设计,相对于正常书写使用的笔身有过大且不易握持的问题。当笔身倾向更多功能设计,则笔身就有越大越不易握持的现象,因为桌面计算机应用的鼠标左键、右键、窗口上下移动的中间滚轮、电源开关键、窗口快捷键等各种元件,若要全部要集结到智能型触控笔的细瘦笔身身上,则智能型触控笔笔身的体积变化自然不小。进一步地,如果观察上述各元件对体积变化的影响,则滚轮是占触控笔笔身体积变化最大者,理由是相对于鼠标左键、鼠标右键、电源开关键及窗口快捷键等主司信号启动或关闭的各元件,鼠标中间滚轮因为负责窗口画面的上下移动,笔身内部通常会再涉及较多齿轮、信号传感器及效准模块等元件的协同作业,故整体而言,滚轮是影响笔身体积最关键者。
又,目前已经发展出将滚轮外缘自笔身内部裸露出笔身的设计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334393U公开了一种笔型无线鼠标,请参阅图1所示,该笔身外壳的侧边由下而上依序为鼠标左键A、鼠标右键B、滚轮C及开关D,但该滚轮C邻近鼠标左键A、右键B且位于使用者握持住触控笔的食指位置,依用户习惯手食指比起手拇指通常较不利于对滚轮施力旋转,故此设计方案对用户接口的操作性存在改善空间。另外,笔身内部各传感器采用光学传感器E作侦测,故仰赖较多的电池F能源消耗量。
另外,为了开发更友善的使用者操作性,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1530370公开了笔体外部改为利用旋转套的旋转来取代原先按压功能键,以降低用户误触功能键几率。此种设计方案想到改通过旋转套内侧的各控制区间的电信号变化来控制导通或断路状态,该发明构想可谓创新之举。然而,导通或断路皆仰赖导电弹性体与笔体彼此控制区间直接接触始能切换不同输入信号,则此种内部机构的设计自由度仍留予后进者许多改善空间。后进者如何应用旋转套的创新构想,并进一步解决智能型触控笔其它尚待解决的问题,实属后进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