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机台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4762.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藏文;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1/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2233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面 测试机台 探针 限位结构 探针区 第二面 第一端 探针卡 限位区 基板 测试 晶圆表面 晶圆 | ||
1.一种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台,所述测试台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晶圆;
探针头,所述探针头安装探针卡,探针卡用于对晶圆进行测试,所述探针卡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探针面,所述探针面包括探针区和位于所述探针区两侧的限位区,所述探针面工作时朝向所述承载面;
位于所述探针区表面的探针,所述探针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探针面接触,所述第一端到所述探针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位于所述限位区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探针面,所述第一面与探针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当探针和限位结构接触晶圆表面时,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最大差值大于零且小于临界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限位区表面的限位板;位于所述限位板表面的缓冲层,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探针面和缓冲层之间,所述限位板包括与缓冲层接触的限位面,所述探针面与限位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所述限位板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或硬质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当晶圆与探针不接触时,所述探针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探针面,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三距离之差为0.3μm~10μm;
或者,所述探针延伸方向与探针面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三距离之差为3μm~1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包裹囊,所述包裹囊为弹性材料;位于所述包裹囊中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探针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传感结构,所述传感结构用于根据探针面与晶圆之间的间距获取距离信号,并将所述距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测试机台还包括:分析装置,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分析,获取分析结果;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控制探针第一端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结构包括:软质基体,所述软质基体中具有容纳腔;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若干导电体,若干导电体沿垂直于所述探针面的方向分布;
或者,所述传感结构包括:第一导电极板和第二导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极板和第二导电极板之间的介质结构,所述第一导电极板位于所述介质结构和探针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机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感结构包括软质基体和导电体时,所述导电体的材料为铜、铝或金;所述软质基体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
或者,所述传感结构包括第一导电极板、第二导电极板和介质结构;所述第一导电极板和第二导电基板的材料为铜、铝、金或钨;所述介质结构的材料包括弹性高分子材料或空气。
9.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晶圆,所述晶圆包括相对的测试面和背面,所述晶圆中具有焊盘,所述晶圆测试面暴露出所述焊盘;
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机台;
将所述晶圆放置于所述测试台承载面,并使所述承载面与所述晶圆背面贴合;
使所述探针第一端与所述焊盘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传感结构;
所述测试机台还包括分析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根据探针面与晶圆之间间距,通过所述传感结构获取距离信号,并将所述距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所述分析装置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分析,获取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探针第一端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47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