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及其油路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4515.8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欧任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任伍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B29C45/82;B22D17/26;B22D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机 控制系统 及其 油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及其油路控制方法,涉及注塑、压铸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其中,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包括:主切断阀设置在主油路上,主切断阀控制主油路与第一油路的通断;开关阀与锁模油缸组件连接并形成执行单元;当任意一个开关阀关闭时,关闭的开关阀将主油路中的油液导回主油路,将与之对应的锁模油缸组件中的油液导回锁模油缸组件,实现将主油路与锁模油缸组件的关闭;泄压单元控制主油路与回油路的通断;还包括应用于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的油路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抱闸位置的精确定位,对系统的合理保压,控制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可靠,成本更低,有效地提高了二板机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压铸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及其油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加工、金属压铸及橡胶加工行业中,涉及注塑成型设备、压铸成型设备所使用的锁模机构大多采用二板式(简称二板机)。二板式锁模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使用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二板机的开合模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一个周期包括合模、锁模、油缸复位、抱闸、高压锁模、注射、泄压及开模等动作,在模具关闭后,二板机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避免模具开缝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的现象发生。现有的二板机通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二板机抱闸位置的精确控制和保持是整个二板机性能的核心。
现有技术中,影响二板机性能的主要问题有:
(1)控制二板机抱闸位置的系统稳定性较差,且设计复杂的液压系统及管路布置使外观庞大,所需液压元件数量多导致成本更高;
(2)现有锁模控制系统在进行锁模操作时,通常采用零泄漏阀对锁模油缸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抱闸组件的精准定位,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本无法保证没有泄露,因此抱闸组件的定位不够精确,影响整个二板机的性能。
(3)在完成锁模操作后,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分别对多个锁模油腔分别进行密封进而实现保压的方法,而各个锁模油腔分别保压,各个油腔之间并不连通,这种结构导致多个锁模拉杆受力不一致,无法实现锁模力的绝对均匀,影响整个二板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及其油路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抱闸位置的精确定位,对系统的合理保压,控制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可靠,成本更低,有效地提高了二板机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板机锁模控制系统,包括:进油路、主油路和回油路,在进油路上设置有换向阀,进油路和主油路之间连通有第一油路,锁模油缸组件一端与主油路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油路与回油路连通,还包括:
主切断阀,主切断阀设置在主油路上,主切断阀控制主油路与第一油路的通断;
开关阀,开关阀与锁模油缸组件连接并形成执行单元,多个执行单元相互并联形成执行单元组件,执行单元组件的一端与主油路连通,执行单元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连通;
当任意一个开关阀关闭时,关闭的开关阀将主油路中的油液导回主油路,将与之对应的锁模油缸组件中的油液导回锁模油缸组件,实现将主油路与锁模油缸组件的关闭;
泄压单元,泄压单元控制主油路与回油路的通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锁模油缸组件设置有锁模活塞杆,锁模活塞杆将缸体分成锁模油腔和脱模油腔两部分,锁模油腔的受压面积大于脱模油腔的受压面积,脱模油腔一侧的活塞杆伸出端连通抱闸组件和位移传感器,锁模活塞杆带动抱闸组件往复移动,抱闸组件实现开闸或者抱闸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开关阀为换向阀,开关阀的进油口与主油路连通,开关阀的出油口与锁模油腔连通,开关阀的靠近进油口一侧的工作腔油口与锁模油腔连通,开关阀的靠近出油口一侧的工作腔油口与主油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任伍,未经欧任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