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LCD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731.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栋芸;鲁淑芬;汪伟;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lcd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CD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LCD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柔性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无论从性能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现阶段,一般柔性LCD是由两个透明电极,以及设置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构成。目前透明电极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锌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锡氧化物等等。其中透明电极应用最广泛的是ITO(氧化铟锡)电极。而在制作柔性LCD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透明电极上加工出需要的电极图案,通常是在透明电极的表面刻蚀出不同的电极图案,刻蚀形成的电极图案类似于不同形状的电阻,可以用来显示不同的图形。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光刻法在ITO电极上刻蚀出需要的电极图案。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刻法在ITO电极上刻蚀电极图案的过程非常的繁琐,同时成本较高,这会极大的增加柔性LCD的制作时间以及制作成本。特别是在柔性LCD的研发阶段,需要反复修改透明电极上的电极图案时,使用光刻法在ITO电极上刻蚀电极图案尤其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LCD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柔性LCD的制作时间以及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LCD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激光刻蚀法在第一透明电极表面刻蚀第一电极图案,并通过激光刻蚀法在第二透明电极表面刻蚀第二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均为石墨烯薄膜电极;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之间设置液晶,以形成液晶盒;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贴合第一柔性电路板,并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贴合第二柔性电路板;
在所述液晶盒的正面与背面贴合偏光片,并在所述液晶盒背面贴合背光板,以制成所述柔性LCD。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之间设置液晶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涂布第一取向膜,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涂布第二取向膜,并在预设温度下加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以固化所述第一取向膜与所述第二取向膜;
分别在所述第一取向膜和所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设置预设方向的沟槽;
在所述第一取向膜或所述第二取向膜表面设置间隔子,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单边可活动贴合;
将预先贴合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打开,在未设置所述间隔子的区域点胶;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灌注液晶并密封,以形成所述液晶盒。
可选的,所述分别在所述第一取向膜和所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设置预设方向的沟槽包括:
使用外带纤维的辊分别摩擦所述第一取向膜和所述第二取向膜,以在所述第一取向膜表面和所述第二取向膜表面分别摩擦出预设方向的所述沟槽。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灌注液晶并密封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通过卷对卷的方式灌注所述液晶,并通过UV光固胶密封所述液晶。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贴合第一柔性电路板,并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贴合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
通过异方性导电膜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热压至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表面,并通过异方性导电膜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热压至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刻蚀有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通过激光刻蚀法在第一透明电极表面刻蚀第一电极图案,并通过激光刻蚀法在第二透明电极表面刻蚀第二电极图案包括:
通过激光刻蚀机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表面分别刻蚀第一图像显示图案、第一隔绝区域、第一FPC区域和第一标记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隔绝区域用于使所述第一图像显示图案仅与所述第一FPC区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