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643.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亮;闫小涵;付潇;林乐轩;刘雯;焦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0 | 分类号: | G01S5/00;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无线定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移动台接收的多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信号信息值,通过差分法得到多个基站对对应的信号特征向量;针对每个基站对,若该基站对对应的信号特征向量不在标记数据库中,将信号特征向量输入预先建立的非视距误差计算模型,得到非视距误差值;若信号特征向量在标记数据库中,对信号特征向量进行扩维,并根据标记数据库得到扩维后的信号特征向量对应的非视距误差;将信号特征向量中的信号特征值和非视距误差值之和作为修正后的信号特征值;根据得到的多个修正后的信号特征值和位置计算公式,得到移动台的位置坐标。本发明可提高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室内外一体化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不但在医疗行业、线上出行、消防救援、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也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现有的定位算法通常可分为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和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不需测量基站和定位终端之间的测距信息,因此硬件成本低、易实现,并且不受多径非视距等因素的干扰,但该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低、定位结果依赖于通信模型的拓扑结构。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包括:指纹定位中常用的加权质心法、DV-hop等定位方法。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中经常使用的信号特征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formation,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利用目标节点与参考节点的RSSI匹配度和相似性进行位置估计。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虽然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测距信息易受环境干扰,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且对于测距信息的解析也需要配置较复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其中,测距方法包括: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间)、TDOA(Time Differential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RSSI等,上述信息都携带有关距离或方向的信息,是室内外定位算法的常用信息。以上测距定位算法中,信号都易受到复杂环境下NLOS(Non Line Of Sight,非视距)的影响,因此,在定位过程中削减非视距误差成为基于测距信息定位方法的一大难点。
目前对非视距误差的研究包括:鉴别、消除和补偿技术。常见的非视距路径鉴别包括:通过区间估计,假设在LOS(Line Of Sight,视距)环境下,基于基站的测量范围是已知的,而NLOS测量范围的差异非常大,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因此,通过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即方差)来判断基站与MU(Mobile User,移动用户)之间是否存在非视距路径,并且去除。但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延迟性,且由于LOS和NLOS之间的区分度较小而产生误判;还可以通过信道统计,从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提取所需参数,如平均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峰度参数、总功率等来判断是否为非视距信道,但精确的信道统计数据难以得到。消除和补偿技术则是根据上述鉴别结果,对处于NLOS环境的基站进行去除或给予较小加权值,或者直接对测量值进行修正,重构TDOA信息。可见,上述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定位方法中确定非视距误差的准确性较低,导致定位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定位的精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移动台接收的多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信号信息值,通过差分法得到多个基站对中每个基站对对应的信号特征向量,所述多个基站对是通过对多个基站进行组合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