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长径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6320.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宋健波;张少伟;王军凯;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6 | 分类号: | C01B32/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催化剂∶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0.0025~0.025)∶1,将所述催化剂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或超声分散,制得溶液。按所述溶液∶沥青粉体的质量比为(0.5~2)∶1,将溶液匀速加入沥青粉体中,加入时间为0.2~0.8h,浸渍12~48h,制得沥青负载催化剂前驱体。将沥青负载催化剂前驱体在室温~100℃条件下干燥2~48h,然后在600~1200℃条件下热处理1~6h,制得高长径比碳纳米管。所述催化剂为含有铁、钴和镍一种以上的物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易于控制和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高长径比碳纳米管管壁光滑、形貌长直、分散均匀、纯度高和无需后续处理,适宜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是一种一维纳米碳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热导率高、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电极材料、纳米器件和复合材料增强等领域。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蒸发法和化学气相淀积法(CVD)等。石墨、乙炔和乙烯等碳氢类气体化合物是常见的碳源。目前,碳纳米管生产条件苛刻,工艺流程复杂,价格居高不下。
“一种分叉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2992302A)专利技术,以氧化石墨为碳源,以氯铂酸、氯化铂、氯钯酸或氯化钯为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加入硼氢化钠或肼,常温下反应8-12h,制得分叉碳纳米管。该方法工艺繁琐、耗时长且催化剂成本昂贵,两端分叉的结构缺陷也限制了在材料结构要求较高的领域的应用。
“一种基于固相热解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CN104555986A)专利技术,采用Sonogarshira及其它反应合成具有含氧基团和碳碳三键的有机金属Co化合物作为原料,然后将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程序控温热解,最后将纳米球转变为碳纳米管。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团聚现象严重、品质不高、需要进行后续分散处理、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应于工业生产。
“一种催化热解固态碳材料制碳纳米管的方法”(CN106006604B)专利技术,以固态碳为母料,以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高温高压水热方法制得碳纳米管。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反应流程繁琐、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所得产物纯度低,需要进行后续提纯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易于控制和生产成本低的高长径比碳纳米管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高长径比碳纳米管管壁光滑、形貌长直、分散均匀、纯度高和无需后续处理,适宜于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制备步骤是:
步骤一、按催化剂∶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0.0025~0.025)∶1,将所述催化剂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或超声分散2~30min,制得溶液。
步骤二、按所述溶液∶沥青粉体的质量比为(0.5~2)∶1,将所述溶液匀速加入所述沥青粉体中,加入时间为0.2~0.8h,浸渍12~48h,制得沥青负载催化剂前驱体。
步骤三、将所述沥青负载催化剂前驱体在室温~100℃条件下干燥2~48h,然后在600~1200℃条件下热处理1~6h,制得高长径比碳纳米管。
所述催化剂为含有铁、钴和镍一种以上的物质。
所述无水乙醇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
所述沥青粉体的残炭率≥50%;所述沥青粉体的粒径≤2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在常压下即可进行,无需专用设备,能快速投产,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和操作安全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