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及其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1020.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凌桂龙;苏杨;蔡国飙;贺碧蛟;翁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B64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溅射 水平翅片 冷却液 输液管 电推进 带筒 冷却 等离子体空间 环境模拟试验 设备技术领域 平行设置 轴线平行 试验 筒体 | ||
1.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防溅射分子沉筒体骨架(1)、筒体冷却管板(2),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和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所述双层防溅射分子沉筒体骨架(1)、与筒体骨架连接在一起的筒体冷却管板(2)共同形成筒体,所述筒体冷却管板(2)围成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和所述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沿筒体轴向排列,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底端,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包括水平翅片和冷却液输液管,每个所述冷却液输液管连接有两个水平翅片,与同一冷却液输液管连接的两个水平翅片平行设置,所述水平翅片与用于安装防溅射分子沉的筒体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翅片为T2紫铜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液管(22)为316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翅片的表面包覆有第一碳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和所述筒体中设有冷却液输液管(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的每个冷却液输液管(22)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筒体翅片(26),所述筒体翅片的内表面包覆有第二碳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具有折角形翅片,所述折角形翅片的折角为150°,与同一冷却液输液管连接的两个折角形翅片的局部平行设置,所述折角形翅片的内表面包覆有第二碳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系统、筒体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1)、端部分子沉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2)、骨架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3)、低温排液阀(7)、筒体骨架输液管(4)、端部分子沉输液管(5)、筒体输液管(6),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筒体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1)连接所述筒体输液管(6),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骨架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3)连接所述筒体骨架输液管(4),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端部分子沉管路冷却液控制阀(802),所述筒体骨架输液管(4)、所述端部分子沉输液管(5)、所述筒体输液管(6)均与所述低温排液阀(7)连接。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电推进试验用的带筒体双层防溅射分子沉的制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筒体管路冷却液控制阀、所述端部分子沉管路冷却液控制阀和所述骨架管路冷却液控制阀,启动冷却循环系统,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和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的冷却液输液管(22)通入冷却液,同时通过冷却液控制阀(801、802、803)来调节管路温度及降温速度,当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和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的温度达到最低时,关闭冷却所述筒体管路冷却液控制阀、所述端部分子沉管路冷却液控制阀和所述骨架管路冷却液控制阀停止冷却液供应;
打开低温排液阀(7),将次端防溅射分子沉(20)和端部防溅射分子沉(21)的冷却液输液管中的冷却液通过低温排液阀(7)排出,通过观察,待低温排液阀(7)中无冷却液流出时,关闭低温排液阀(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0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总成模拟加载装置
- 下一篇:雨刮器运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