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质颗粒缓释钾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25471.6 申请日: 2018-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8190925A 公开(公告)日: 2018-06-22
发明(设计)人: 王国胜;唐凤翔;徐蓉徽;贾璇;张恩磊;孟丹;聂鑫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F5/40 分类号: C01F5/40;C05D5/00;C05G3/00
代理公司: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代理人: 张志刚
地址: 110142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钾肥 复混物 缓释 镁质 低品位菱镁矿 七水硫酸镁 菱镁矿粉 改性 化学反应 氯化钾 表面活性剂 法制备颗粒 硫酸镁滤液 工艺过程 化学利用 混合溶解 绿色化工 包覆剂 菱镁矿 零排放 氧化镁 粘结剂 二氧化碳 磨粉 转盘 硫酸 破碎 蒸发 回收
【说明书】:

一种镁质颗粒缓释钾肥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钾肥的制备方法,以低品位菱镁矿(氧化镁含量≤40%)为原料,经破碎、磨粉以及筛分后,以表面活性剂对菱镁矿粉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菱镁矿粉,直接与硫酸化学反应,生成七水硫酸镁,回收放出的二氧化碳;将得到的硫酸镁滤液与氯化钾混合溶解,蒸发得到复混物,分别与粘结剂结合,转盘法制备颗粒复混物;将得到的颗粒复混物与包覆剂结合,制备得到镁质颗粒缓释钾肥。工艺过程实现了菱镁矿的直接化学利用,生成七水硫酸镁;实现了镁与碳的双利用,真正做到了对低品位菱镁矿的吃干榨净;整个工艺零排放,属于绿色化工技术。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钾肥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镁质颗粒缓释钾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菱镁矿使用中,为了生产耐火材料,存在对高品质菱镁矿过度开采使用,而对低品位菱镁矿或者粉矿、尾矿没能充分利用的问题。造成矿山植被恢复问题严重,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不仅产品品种少,产品档次也不高。

目前为止,对菱镁矿的化学利用,仅仅是以菱镁矿煅烧后的轻烧氧化镁为原料,继而与硫酸或者盐酸反应生成七水硫酸镁或者六水氯化镁,二氧化碳在煅烧过程中直接排放,没有利用,不仅耗费了能源,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更为甚者,煅烧是为了得到制造耐火材料的原料,低品位菱镁矿、尾矿、粉矿等大多数没有利用。

利用化工技术特点,针对低品位菱镁矿的加工利用,不仅保护性利用耐火原料的同时,更加快了菱镁产业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对菱镁矿中二氧化碳成为气体肥利用,不仅解决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更发挥了菱镁矿的镁与碳的双利用价值。真正实现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镁是第四大必须的营养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镁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在于其参加了植物新陈代谢过程,如果不足,叶绿素难以生成,植物叶片就会失去绿色而变黄,光合作用就不会进行,大大影响了植物的产量与质量。我国土壤中有效镁含量处于严重缺乏和缺乏状态的土壤占21%,每年需补充9.84Mt(以MgO计)的含镁肥料。

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在寒冷季节,利用温室日光大棚生产蔬菜通常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外界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进入大棚,白天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低谷时仅为100mg/L,远低于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CO2浓度(1000-2000mg/L)。及时向温室中补充二氧化碳已成为设施农业的急需技术措施,而瓶装二氧化碳是方便快捷的有效方法。

目前,肥料行业正朝着多元素、复合化、颗粒化、缓释、长效的方向发展,镁质颗粒缓释钾肥,克服了钾肥,易潮解结块,易分解流失,钾素利用率低等缺点,具有缓释,延长肥效的特点。

将低品位菱镁矿表面改性,与硫酸直接反应生产硫酸镁,氯化钾混合,蒸发制得复混肥,分别于粘结剂结合制成颗粒复混肥,继续与包覆剂结合制成镁质颗粒缓释钾肥,回收利用高浓度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后,装瓶,作为气体肥。将废弃的低品位菱镁矿,加工成为土壤与设施农业急需的镁与二氧化碳肥料,又与作物常用的钾肥复混,制得镁质颗粒缓释钾肥,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发挥化工技术的优势,努力作到节能减排,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质颗粒缓释钾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经过破碎、磨粉以及筛分后,以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改性,使其能够直接与硫酸反应制备七水硫酸镁,并回收利用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将硫酸镁与氯化钾混合,蒸发得到复混肥,分别与粘结剂结合制成颗粒复混肥,继续与包覆剂结合制成镁质颗粒缓释钾肥;在室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压缩冷却液化,装瓶作为气体肥;将过滤得到的残渣可作为硫氧镁胶凝材料的添加剂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