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型相变散热装置和电池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562.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5;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569;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散热 装置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相变散热装置和电池箱,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该U型相变散热装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第二波浪形散热板;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的其中一端通过U型封堵连通;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通过波浪形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内部形成中空的腔体,腔体内部注有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装置体积大,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型相变散热装置和电池箱。
背景技术
常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一般都是风冷,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预留出一定的间隙以将热量传导出来,但是风冷的方式风阻大,冷却效果不好,增大了电池包的整体体积。另一种散热方式是水冷散热,水冷散热相对于风冷散热有巨大的优势,水的比热容大,对环境温度依赖小,散热效率高,但是水冷散热存在的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池的散热领域受到一定限制。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相变散热装置和电池箱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相变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装置体积大,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用于解决电池箱体积大,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相变散热装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第二波浪形散热板;
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的其中一端通过U型封堵连通;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通过波浪形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内部形成中空的腔体,腔体内部注有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
可选的,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包括吸热部和散热部;
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每个弯曲位置均为散热部,连接弯曲位置的平板部分为吸热部。
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第二波浪形散热板均依次绕过每个单体电池后处于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散热结构为吸热部,在冷却液的作用下,吸热部能够有效的吸收单体电池散发的热量;处于弯曲位置的散热结构裸露在外部,因此便于将热量散出。
可选的,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每个所述散热部均固定在一块散热固定板上。
为保持结构紧凑,将每个所述散热部均固定在一块散热固定板上。
可选的,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所述散热部与所述散热固定板固定的位置上设置有冷却包;
所述冷却包包裹所述散热部。
散热固定板上对应散热部的位置设置有安放孔,安放孔用于放置冷却包,冷却包包裹散热部,用于提高散热部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所述冷却包内填充有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
采用的复合相变材料是以石墨烯层和泡沫铝金属层交替设置,相当于在泡沫铝金属层之间插入了一层导热性更好的石墨烯作为中间导热层,从而减少了泡沫铝金属层的传热距离,提高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
可选的,上述U型相变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波浪形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波浪形散热板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条。
肋条的设置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第一波浪形散热板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交互式多模型负荷建模的模型遴选方法
- 下一篇:PCB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