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5842.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齐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储运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式纵梁减振 轨道 系统 | ||
1.一种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包括道床基础(10),设置于该道床基础上的纵梁(40),以及通过扣件(30)安装在该纵梁上的钢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40)为纵向延伸的板状结构,该纵梁上设置有分布于所述钢轨(20)两侧的多个向下延伸的墩(50),在所述道床基础(10)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孔(60),所述墩(50)容纳于所述限位孔(60)内,且在所述墩(50)的底面与所述限位孔(60)的底面之间填充有减振垫(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墩(50)的侧表面与所述限位孔(60)之间填充有缓冲垫(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82)在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墩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墩(50)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垫(82)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内,且外表面突出于所述墩(50)的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缓冲垫(82)的外表面形成为中间向外突出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孔(60)内固定有限位套筒(70),所述墩(50)容纳于所述限位套筒(7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套筒(70)和限位孔(60)之间通过浇筑的混凝土(90)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70)的底部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向下突出的突起(71),与浇筑的混凝土充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70)的底部具有贯穿的中心孔(7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50)与所述纵梁(40)形成为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40)上形成有安装孔(41),所述墩(50)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到所述纵梁(4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50)包括凸缘(52),所述安装孔(41)包括卡槽(42),所述凸缘(52)止口配合在所述卡槽(42)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52)和卡槽(4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40)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道床基础(10)上设置有横向凹槽(43),该横向凹槽(43)内设置有灰浆袋(44),该灰浆袋(44)上设置有支撑垫(45),以支撑所述纵梁(4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4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墩(50)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垫(45)的位置交替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40)为钢板或者混凝土板,所述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纵梁减振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40)与所述道床基础(10)之间设置有支撑垫(45),以整体支撑所述纵梁(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储运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储运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8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