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作业平台三向自动减振工作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747.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纪爱敏;彭利平;陈曦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斗 动平台 减振器 减振 高空作业平台 矩形底面 矩形顶面 载人平台 框架梁 横轴 三向 竖直 纵梁 高空作业车 立方体框架 工作效率 互不干涉 前后方向 有效抑制 振动传递 振动幅度 直线导轨 直线轴承 静平台 平稳性 臂架 吸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三向自动减振工作斗,包括动平台和静平台,动平台包括载人平台、竖直减振器组、四个直线轴承、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左右减振器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若干直线导轨和前后减振器组;静平台包括八根框架梁和四根立柱,八根框架梁中的四根构成矩形顶面框架,另外四根构成矩形底面框架,矩形顶面框架和矩形底面框架通过四根立柱构成一个立方体框架。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能够在竖直、左右和前后方向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地减振、吸振的动平台,有效抑制载人平台与臂架之间的振动传递,降低工作斗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提高高空作业车工作状态下工作斗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三向自动减振工作斗,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一种运载人员、器材等进行空中作业的专用工程机械,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消防、市政、园林、通信、交通、广告等领域。其工作斗位于臂架系统末端,直接承载人员和器材,是高空作业车功能实现的重要装置。
当高空作业车臂架达到一定的工作高度后,其刚度降低、柔性增加。此时机械惯性、液压冲击,以及外界扰动等因素均会导致臂架产生难以短时间消减的大幅度振动,并传递给工作斗,造成工作斗上作业人员的不适感,影响作业水平和效率。所以,工作斗的减振设计是提高高空作业车性能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一般通过连接架与臂架调平机构相连,其中连接架与臂架调平机构通过铰接方式连接,而连接架和工作斗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持工作斗与臂架的相对转动,但也导致工作斗随着臂架的振动而振动,同时工作斗载荷变化引起的振动也容易传递给臂架。
为抑制臂架振动对工作斗的影响,已有发明专利(CN102992237A)将一组弹性阻尼原件安装于连接架和工作斗之间,用于缓冲工作斗前后方向的振动。但这种方法仅能抑制前后方向的振动,而无法对容易产生且幅值较大的上下、左右方向的振动产生作用。实际上,即使将该方案在多个方向上重复使用,也会因工作斗多个方向运动的相互干涉,而无法发挥多方向的减振、抑振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三向自动减振工作斗,能够有效抑制工作斗与臂架之间的振动传递,提高工作斗工作状态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三向自动减振工作斗,工作斗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与连接架固定连接,连接架与高空作业车臂架端部的调平机构铰接,所述工作斗包括动平台和静平台,且所述动平台嵌套在静平台中,其中,
所述静平台包括八根框架梁和四根立柱,所述八根框架梁中的四根构成矩形顶面框架,另外四根构成矩形底面框架,所述矩形顶面框架和矩形底面框架通过四根立柱构成一个立方体框架,所述动平台嵌套在立方体框架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摆动式提升机的桁架式中间壳体
- 下一篇:曲臂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