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高阻燃碳纳米管改性PC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5186.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K13/06;C08K9/10;C08K9/08;C08K3/32;C08K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3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高阻燃 改性 二叔丁基苯基 制备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乙撑双硬脂酰胺 改性碳纳米管 双层聚合物 胶原蛋白 亚磷酸酯 复合物 聚醚酮 重量份 包覆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高阻燃碳纳米管改性PC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为:PC树脂100份,PBT树脂10‑50份,双层聚合物包覆纳米羟基磷灰石40‑80份,聚醚酮‑胶原蛋白复合物改性碳纳米管5‑1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3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5份以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高强度高阻燃碳纳米管改性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阻燃碳纳米管改性PC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PC(聚碳酸酯)塑料可用于电子电器、通讯设备、现代办公设备、轨道交通车辆内饰件、汽车部件等产品生产。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及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塑料的阻燃标准及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材料燃烧烟气毒性和发烟性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塑料材料或制品既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又要低毒化和低发烟化。如瑞典的TCO-99及北欧的Ecolable-9(白天鹅)环保标志要求,计算机材料不能采用聚氯乙烯树脂及含溴阻燃剂。德国的蓝天使标志(BlueAngel)也要求打印机和复印机外壳材料不含卤素。欧洲的 EbobelEU-99要求计算机的外壳塑料中不含卤系阻燃剂。特别是2003年欧盟各成员国公布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然而,现有的PC塑料强度低、阻燃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进行技术改进,制备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并保持高弹性,且阻燃性能好的PC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高强度高阻燃碳纳米管改性PC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为:
PC树脂100份,PBT树脂10-50份,双层聚合物包覆纳米羟基磷灰石40-80份,聚醚酮-胶原蛋白复合物改性碳纳米管5-1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3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5份以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5份;
优选地,其制备原料为:
PC树脂100份,PBT树脂20份,双层聚合物包覆纳米羟基磷灰石50份,聚醚酮-胶原蛋白复合物改性碳纳米管8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份以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3份。
优选地,所述双层聚合物的外层为刚性聚醚酮,内层为柔性聚醚胺。
优选地,所述双层聚合物包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为:
(1)在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0.044 mol的1H-咪唑-4-乙胺、10 g的环氧树脂E-44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300 ml,通氮气保护30 min后,升温100℃反应5 h后,得粘稠的聚醚胺溶液;
(2)往上述粘稠的聚醚胺溶液中,加入100 g的纳米羟基磷灰石,2 g的硅烷偶联剂KH-550,在100℃、氮气保护下,继续搅拌2 h后,将反应溶液沉析在2000 ml乙醇中,得大量固体沉淀,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该固体沉淀三次,然后抽滤,将所得固体在真空烘箱中,50℃下干燥24 h得单层聚合物包覆纳米羟基磷灰石;
(3)将0.002mol 的4,4’-二氟二苯酮、0.0021mol 的4,4’-二羟基二苯酮、0.0024mol的无水碳酸钠、0.012mol的二苯砜装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180℃,反应6 h,然后升温至300℃,反应5 h,然后将反应溶液在去离子水中析出,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该固体沉淀三次,然后抽滤,将所得固体在真空烘箱中,120℃下干燥24 h得聚醚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