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030.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红;闫恒;杨大参;罗志刚;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色谱分析 注射液 极性有机溶剂 弱碱性盐 固定相 展开剂 水混合溶液 分离效果 检测设备 有机杂质 有效分离 层析纸 硅胶板 灵敏度 体积比 质量控制 络合 放射性 | ||
本发明属于薄层色谱分析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本发明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由方法A和方法B组合在一起构成。方法A所用展开剂为极性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固定相为硅胶板,其中,极性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60:40~99:1,经展开后18F‑NaF对应的Rf为0.0~0.2;方法B所用展开剂为弱碱性盐溶液,固定相为层析纸,其中,弱碱性盐摩尔浓度为10~200mmol/L,经展开后18F‑NaF对应的Rf为0.8~1.0。并且通过本发明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可将18F‑NaF与放射性有机杂质、无机络合杂质有效分离。该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不需要价格昂贵的检测设备,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适用于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层色谱分析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骨显像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技术,与普通X射线检查相比,对骨疾病和早期肿瘤骨转移灶的诊断可以提前2-4个月;此外,对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也比较敏感。18F-NaF最早于1960年用于骨转移瘤的评价,但由于射线511kev能量不适合单光子显像而很快被99mTc标记的多聚磷酸盐所替代。但随着PE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PET-CT的出现,18F-NaF评价骨骼恶性和良性病变的重要性又被重新认识。虽然临床上90%以上PET检验的示踪剂是18F-FDG,但对于骨骼评价,18F-NaF是更重要的示踪剂。
18F-NaF注射液能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针对肿瘤骨转移进行早期诊断、检测复发和预后监测,并协助医生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另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18F-NaF也能够有效鉴别破裂高风险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早期干预该疾病以防止不良临床事件。因此,商业化生产的18F-NaF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中规定的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检测方法为HPLC法。《欧洲药典》中HPLC方法所用固定相为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检测器为220nm UV检测器串联放射性探测器,流动相为4g/L的氢氧化钠溶液。该流动相是强碱性的,可能影响药液中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同时作为流动相,保存条件苛刻,且对一般的HPLC管路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操作稳定性较差。美国药典中的HPLC方法采用了电导检测器,这是一般放射药物质控室不具备的,所用流动相为0.003M硫酸,也可能影响药液中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测定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需要将药液中的18F离子与所有的放射性杂质分离开来,但由于无机杂质与有机杂质之间的极性差异较大,单一组分的展开剂难以将有效组分、无机络合物杂质、有机杂质三者分离,因此我们寻求新的薄层色谱方法(TLC)以将18F离子与潜在的杂质有效分离,实现对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准确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的用于检测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本发明考察了不同的展开体系对18F-NaF注射液的展开效果,通过多种条件的尝试,最终选择的TLC方法是将两种展开体系组合在一起对18F-NaF注射液放化纯进行测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8F-NaF注射液放化纯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由方法A和方法B组合在一起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