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肝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6574.8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涛;张颖君;王东;陈可可;杨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洱茶 保肝 制备方法和应用 粗制品 固态发酵工艺 酒精性肝损伤 发酵微生物 茶提取物 大叶种茶 晒青毛茶 后发酵 条形茶 优势菌 脱水 保健品 精制 疾病 预防 治疗 | ||
1.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在固态发酵的普洱茶中加入占普洱茶和梁王茶提取物总重量5-10%重量百分比的梁王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王茶为掌叶梁王茶(Metapanax delavayi)和异叶梁王茶(Metapanax davidi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王茶提取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1)取掌叶梁王茶和异叶梁王茶鲜叶,清洗、晾干表面水分、粉碎;
(2)将粉碎后的新鲜梁王茶叶碎末置于回流提取装置内,于70%乙醇在70℃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梁王茶叶碎末体积∶70%乙醇体积为1∶2;
(3)回流提取液冷却,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得水溶液;
(4)水溶液经D-101大孔树脂色谱柱,乙醇∶水体积比为6-8∶4-2的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王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和黄酮苷:3-O-α-L-阿拉伯吡喃糖基-28-O-β-D-葡萄吡喃糖基(6→1)-O-β-D-葡萄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二烯酸,3-O-α-L-阿拉伯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二羧酸,3-O-β-D-木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二羧酸,3-O-α-L-阿拉伯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3-O-α-(2'-O-乙酰基)-L-阿拉伯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二羧酸,3-O-α-(4'-O-乙酰基)-L-阿拉伯吡喃糖基-28-O-α-L鼠李糖基(4→1)-O-β-D-葡萄吡喃糖基(6→1)-O-β-D-葡萄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二羧酸,3-O-α-(2'-O-乙酰基)-L-阿拉伯吡喃糖基-28-O-α-L鼠李糖基(4→1)-O-β-D-葡萄吡喃糖基(6→1)-O-β-D-葡萄吡喃糖基-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二羧酸,4,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4,5-O-三咖啡酰基奎宁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吡喃糖苷,槲皮素-3-O-β-D-半乳吡喃糖基(1→6)葡萄糖吡喃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吡喃糖苷等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和黄酮苷。
5.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在固态发酵的普洱茶中加入占普洱茶和梁王茶条形茶总重量20-30%重量百分比的梁王茶条形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王茶条形茶是指以掌叶梁王茶和异叶梁王茶的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保肝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洱茶是由云南特产大叶种茶的芽及嫩叶,经“杀青”、揉捻,人工干燥或日光干燥后得到晒青毛茶,用普洱茶后发酵优势菌的菌悬液、粗酶提取液将晒青毛茶潮水至35-45%,于38‐40℃条件下控温发酵25‐45天,发酵完成后取出、晾干、筛检后放置于20-25℃通风、干燥的条件下陈化3-5月,在陈化后的普洱茶中加入占普洱茶和梁王茶提取物总重量5-10%重量百分比的梁王茶提取物或占普洱茶和梁王茶条形茶总重量20-30%重量百分比的梁王茶条形茶,即得保肝普洱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65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须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纯杜仲叶茯砖茶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